“每天拉背,肩更圆?”——健身房里最冤的,是腰椎。 高位下拉咔咔响,斜方肌鼓得像小山,背阔肌却还在睡。 NASA级肌电告诉你:掌心朝脸,窄一点,背阔肌才醒。 有人把山羊挺身做成“山羊拱桥”,腰椎咔到60°,椎间盘压力翻3倍。 ACSM新口令:0-45°,多了就换臀桥,屁股发力,腰只当观众。 圆肩不是肌肉懒,是神经“断线”。 2023研究让伏案族先玩5分钟弹力带“肩胛后缩”,再去划船,菱形肌激活率+38%。 练背前,先问墙。 贴墙站,后脑-肩胛-臀-脚跟四点离墙超过三指,就别急着上重量,先给大脑补一节“肩胛骨在哪”的私教课。 结尾一句话:背没练垮,是方法练歪;让神经先上线,肌肉才肯排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