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官宣了胡歌之后,我心里是拒绝的。这倒不是因为我不喜胡歌,而是觉得,好像脑海里,没有能浮现出的人演张居正。
张居正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一、相貌:仪表堂堂,气度非凡。
据《明史》描述,他 “颀面秀眉目,须长至腹”,即脸型修长,眉眼清秀,胡须修长飘逸。他站姿挺拔,举止庄重,自带一种威严气场。
二、性格:刚毅狠绝,恩怨分明
(1)张居正是极其自信且自负之人。他坚信自己的改革方案是拯救明朝的唯一途径(事实上的确如此),不轻易受他人意见影响,甚至在与皇 帝的相处中,也以 “帝师” 身份强势引导,展现出强烈的掌控欲。
(2)张居正刚毅果决,不惧阻力:面对文官集团、豪强地主等既得利益者的反对,他毫不妥协,曾直言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为推行新政不惜罢黜异己,手段强硬。
(3)张居正恩怨分明,有仇必报。他对支持自己的人(如戚继光、李成梁)大力提拔重用;对反对者(如高拱、海瑞)则毫不留情地打压。
三、能力:顶级的政治家与改革家(没错,就是顶级,超顶级)
1. 政治谋略:深谙权力运作
精准卡位,掌控朝局:他通过与李太后、大太监冯保结盟,扳倒前任首辅高拱,顺利登顶权力巅峰。掌权后,他以首辅身份总揽朝政,将内阁权力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确保改革政令畅通。
平衡各方,稳固地位:他一边严厉推行改革,一边巧妙平衡文官集团内部矛盾,对不同派系采取拉拢与打压结合的策略,始终将权力牢牢握在手中。
2. 行政执行:推行 “万历新政”,成效卓著
他主导的改革是明朝中后期最深刻的制度调整,直击王朝积弊,展现出极强的执行力。
经济上:推行 “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及杂税合并,折算成银两缴纳,简化了税制,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缓解了明朝的财政危机。
政治上:实行 “考成法”:建立层层考核制度,明确官员职责与考核标准,淘汰庸官懒官,极大提升了政府行政效率,扭转了官场颓废风气。
军事上:整饬边防,稳定边疆:重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整顿军纪,加固边防,成功抵御了蒙古部落的入侵,保障了北方边境的安全。
3. 战略眼光:着眼王朝长远
重视民生与经济基础:他深知土地兼并是社会动荡的根源,通过清丈全国土地,抑制豪强地主瞒报土地、逃避赋税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预判危机,提前布局:他意识到明朝财政、军事的积弊已深,改革直指核心问题,试图从制度层面挽救王朝颓势,其战略眼光远超同时代的多数官员。
四、总体评价:功过交织的 “救时宰相”
张居正是一个典型的 “复杂政治人物”,无法用简单的 “好人” 或 “坏人” 定义。
功绩:他的改革让明朝实现了 “万历中兴”,延长了王朝近百年的寿命,其 “一条鞭法” 更是对后世税制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古代改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争议:他掌权期间独断专行,生活也存在奢侈之风(如乘坐豪华轿子),专断等等。
--------
但我个人觉得,比起他的功绩,这些争议简直不入为道。张居正是我的偶像,他有能力,极致的能力,所有人在他看来都得听他的,因为他实在是决策顶级,他的改革让大明王朝续命几百年。
总体而言,张居正是一位能力超群、性格刚毅的铁腕改革家,他以个人之力强行推动王朝转型,虽有争议,但功绩不可磨灭,是明代历史上绕不开的关键人物。
我对张居正的画像如图,或许,你有认为合适演张居正的,也可以一起讨论分享。
张居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