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奶皮子糖葫芦有吃过的吗?卖到40块一串,排队两小时,还能断货。 很多人买完发朋友圈,照片拍得挺好看。咬一口,糖壳脆,奶皮子软,草莓酸。但真值40块吗?有人说太甜,有人说腻,评价挺两极。 商家说原料贵。奶皮子一张几十块,草莓涨价,租金也高。可这些东西成本加起来,真需要40块吗? 更奇怪的是,越排队越有人买。店门口队伍长了,反而吸引更多人加入。有人排两小时,就为拍个短视频。 现在吃东西好像不只是为了味道。买到网红食品,发个社交动态,成了一种体验。味道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有人说不好吃,可销量一点没降。新顾客不断涌来,老顾客不再回头。这模式能持续多久? 原材料成本高,店铺租金贵,这些都能理解。但价格高出普通糖葫芦两三倍,依然供不应求,这就有点看不懂了。 可能大家买的不是糖葫芦,是新鲜感,是社交素材,是参与热点的满足感。排两小时队,吃五分钟,发个朋友圈,任务完成。 这种消费心理挺有意思。明明知道性价比不高,还是愿意花钱花时间。商家掌握了流量密码,顾客收获了社交货币。 只是不知道,等这阵风过去,这些40块一串的糖葫芦,还能不能卖得动。现在这股热情,到底能烧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