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援引法国医生的话报道称,去年夏天叛逃到法国的俄军中部集群军医阿列克谢·日

未央秘史 2025-10-28 19:22:38

西方媒体援引法国医生的话报道称,去年夏天叛逃到法国的俄军中部集群军医阿列克谢·日利亚耶夫现在情况非常糟糕。 阿列克谢・日利亚耶夫的遭遇,不过是又一次印证了那句老话,叛徒的道路从一开始就注定通向黑暗。 2023年底自愿参军奔赴乌克兰战场救援战友,这本该是值得尊重的选择,可一场伤病就轻易动摇了他的立场,趁着非正式休假开小差,靠着逃兵役组织的帮助逃往法国,还顺手带走了俄罗斯国防部的伤员数据库U盘,转头就交给了西方记者。 他大概以为这U盘是通往富贵荣华的敲门砖,能让他在法国过上远离战火的安稳日子,却没料到自己不过是西方手里的一次性工具,用过即弃。 如今他躺在法国医院里,双腿瘫痪、记忆全无,法国医生说体内没发现毒物痕迹,可这离奇的状况,明眼人都能看出不对劲,总不能是好好的人突然自己就变成这样。 放眼近期的同类事件,俄军前飞行员马克西姆・库兹米诺夫的结局比他更直接,2023年8月,库兹米诺夫驾驶着载有设备和备件的米-8直升机叛逃乌克兰,不仅获得了50万美元赏金,家人也被转移,一时间风光无限,还在乌克兰电视台上呼吁其他俄军飞行员效仿,声称“不会后悔,余生会得到想要的一切”。 可短短几个月后,2024年2月,他的尸体就出现在西班牙南部的地下停车场,身中至少5枪,杀手作案专业,全程没被察觉,甚至驾车离开时还碾压了他的尸体。 这位高调叛逃的飞行员,在西班牙过着酗酒、滥用药物的日子,花光了赏金还四处炫耀过往经历,最终没能逃过惩罚。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的评价直白又冰冷:“狗有狗的死法,我不会对他的死感到遗憾”,这大概就是所有背叛祖国的人在俄罗斯眼中的定位。 俄罗斯对叛徒的态度从来都清晰且坚决,历史和现实都在反复证明这一点,联邦安全局(FSB)的前身克格勃,在处理叛逃者方面的手段早已不是秘密。 前FSB上校瓦迪姆・克拉西科夫,曾在德国柏林街头枪杀车臣叛逃恐怖分子,即便被德国法院判处终身监禁,俄罗斯依然通过2024年8月的七国换囚将他带回国内,普京甚至亲自到机场迎接。 这背后传递的信号再明确不过:只要是为国家利益行事,即便身处险境,国家也会全力营救;反之,任何背叛国家、泄露机密的人,无论逃到天涯海角,都可能面临来自故土的清算。 日利亚耶夫带走的伤员数据库,记录着俄乌冲突爆发至2024年6月的俄军伤病情况,这些数据关系到俄军的战力部署和后勤保障,对西方而言价值连城,但对俄罗斯来说,这就是不可饶恕的背叛,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他。 西方媒体的态度更能说明日利亚耶夫的尴尬处境,叛逃初期,他带着U盘出现时,西方记者蜂拥而至,把他捧成“吹哨人”,一遍遍采访只为榨干U盘里的所有信息。 可一旦数据到手,他就迅速被遗忘,直到如今情况危急才又被拿出来炒作,成了西方抹黑俄罗斯的新素材。 这不过是西方对待叛逃者的惯用套路,他们看中的从来不是某个人,而是这个人能带来的利益。 联合国难民署的数据显示,俄乌冲突以来已有664万难民涌向欧洲,法国就接收了11万名乌克兰难民,花费约5亿欧元用于安置,但这些投入针对的是普通难民,对于像日利亚耶夫这样的俄军叛逃者,西方根本不会真正上心。 他们不会为了一个没有利用价值的人,去和俄罗斯撕破脸,更不会花费资源保护一个随时可能泄露更多秘密的隐患。 日利亚耶夫大概从没想过,自己背叛祖国换来的不是庇护,而是被彻底抛弃,他以为逃到法国就能高枕无忧,却忘了叛徒在任何地方都不会被真正信任。 俄罗斯视他为卖国贼,必欲除之后快;西方把他当工具人,用完即弃;就连他身边可能存在的同胞,也不会待见一个背叛者。 双腿瘫痪、失去记忆,或许比库兹米诺夫的惨死多了几分“体面”,但本质上都是悲惨的结局。 这种不涉及毒物的伤残,反而更符合专业力量的行事风格,不需要留下任何痕迹,就能让一个叛徒彻底失去行动能力和话语权,既达到了惩罚的目的,又不会给对方留下追责的把柄。 日利亚耶夫的遭遇不是偶然,而是叛徒身份自带的宿命。 他低估了俄罗斯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也高估了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虚伪承诺,以为靠出卖机密就能换取安稳生活,却不知从他决定背叛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走上了一条没有回头路的绝径。 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任何涉及国家机密的叛逃行为,都注定会被双方高度关注。 日利亚耶夫带走的伤员数据,或许能给西方带来一时的便利,但他自己却成了这场博弈中最不起眼也最容易被牺牲的棋子。 法国医生排除了中毒可能,却无法排除其他人为因素,毕竟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方式能让人悄无声息地陷入绝境。 俄罗斯消息人士那句“叛徒的道路总是通往悲惨的结局”,不是简单的诅咒,而是无数现实案例堆砌出的真理,日利亚耶夫不过是又一个用自身遭遇验证这句话的人罢了。

0 阅读:26

猜你喜欢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