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还是荷兰,应该还心存侥幸心理,但我们的落地动作却是一个接一个。 面对中方这边的一个个动作,荷兰人除了嘴硬,也只有嘴硬和等着更多的惩罚。 9月30日,荷兰政府突然搬出一部1952年的老法律 - 就是那种本该在战时才动用的紧急法 - 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由,强行接管了中资企业安世半导体。 他们大概以为握住了总部就等于掐住了芯片产业的命脉。荷兰经济部长卡雷曼斯当时神情轻松,仿佛握住了什么重要筹码。这套动作背后站着谁,明眼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安世中国的反击快得让人惊叹。他们一纸公告宣布所有国内业务脱离荷兰管控,每个字都像一记耳光甩在海牙脸上。更漂亮的是,他们当即切换人民币结算,在美元主导的半导体贸易圈硬生生撕开一道口子。 荷兰人抢到手的不过是个空壳。安世半导体真正的心脏在东莞工厂跳动,这里承担着全球超过七成的车载常用芯片产能。欧洲车企的生产线离不开这些基础芯片,就像鱼离不开水。 欧盟的求救电话来得比预期更快。当安世中国的芯片交付率迅速恢复到95%以上,大众、宝马这些巨头坐不住了。他们的库存最多撑不过六周,每天停产损失数以亿计。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欧盟执委会副主席谢夫乔维奇紧急邀请中方磋商,先前跟着美国喊“去风险”的强硬姿态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就是现实给他们的教训。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中美在吉隆坡达成初步共识,荷兰突然发现自己成了孤零零的棋子。美国取消了原定11月对华加征的100%关税,这场交易里没有人考虑荷兰的利益。 荷兰的半导体巨头阿斯麦同样尝到了苦头。中国收紧稀土出口后,他们的光刻机生产已经出现延迟。这些稀有金属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缺了它们再精密的技术也得停摆。 中国人懂得尊重市场规律,更懂得捍卫自身权益。商务部禁止安世产品从中国出口的禁令,让荷兰抢到的总部变成一座孤岛。没有中国工厂的支持,他们连一颗芯片都运不出去。 这场博弈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在全球化的棋盘上,真正的控制力不在注册地址,而在核心技术。中国手握稀土和完整产业链,就永远拥有话语权。 那些以为控制总部就能掌控企业的人该醒醒了。安世中国用行动证明,产业链主权才是真正的底气。中国企业已经学会在风雨中自立自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