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紧张又牵动外界目光的中美经贸会谈,落下帷幕。会谈期间“美方表达立场

小冯看国际 2025-10-28 14:46:46

10月26日,紧张又牵动外界目光的中美经贸会谈,落下帷幕。会谈期间“美方表达立场是强硬的,中方维护利益是坚定的”,双方围绕“出口管制、农产品贸易、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和美方301船舶收费”等议题形成初步共识。他本人也是豆农,中国停止进口美大豆后,他的心特别疼痛。贝森特还提到,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群体之一,就包括美国农民。 这位美国财长口中“豆农”的身份可不简单。贝森特持有的北美农田价值高达2500万美元,每年坐收百万美元租金。他这番“感同身受”的表白,仿佛与美国普通豆农命运相连,却巧妙掩饰了其背后庞大的资本利益版图。 当贝森特诉说“痛苦”时,真正的豆农正在经历什么?北达科他州约70%的大豆原本销往中国,如今这个市场大门几乎关闭。中国9月从美国进口的大豆量降为零,是2018年11月以来的首次。一边是创下二三十年纪录的大丰收,一边是最大买家转身离去,美国农田里堆积如山的豆粒仿佛在无声诉说贸易战的代价。 中美两国团队在吉隆坡的谈判桌上展开了激烈博弈。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出口管制、关税暂停期……每一个议题都牵动着两国产业的神经。双方最终达成的那个“实质性框架”,表面上是文字共识的堆积,背后却是数以万计的工作岗位和亿万价值的贸易流动。 美国农民曾是特朗普最坚定的支持者,如今却成了贸易摩擦中最脆弱的群体。他们曾奔波于越南、菲律宾,试图寻找替代中国市场的新买家,结果徒劳无功。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个能吞下如此规模大豆的市场。 与此同时,南美的大豆田正迎来他们的黄金时代。中国买家聪明地转向了那里,用实实在在的订单重塑全球大豆贸易格局。市场规律从不相信眼泪,它只回应理性与互利的选择。 这场围绕大豆的博弈,折射出中美经贸关系的深层逻辑——合则两利,斗则俱伤。那位“豆农财长”的疼痛表白,恰恰揭示了两个经济巨人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便在摩擦最激烈时也无法真正切断。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小冯看国际

小冯看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