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方表示,如果中国对台发动武统划设禁航区,美方不得不击沉中方军舰。蔡正元表示,

裂谷长河娱乐 2025-10-28 14:41:00

美军方表示,如果中国对台发动武统划设禁航区,美方不得不击沉中方军舰。蔡正元表示,如果美国攻击中国军舰,美国自己遭遇到的损失将会更大! 话说台海局势这几年越来越紧绷,美方那边总爱放些狠话来壮胆。就在2023年3月,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肯尼斯·威尔斯巴赫在一次军事会议上直言,如果中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实施封锁,美军第一步就得击沉中方舰艇,才能打开通道。这话一出,立马在两岸三地搅起波澜。威尔斯巴赫不是随便说说,他当时强调,美军得集中火力,用武装无人机和远程导弹先清场,不然补给线根本通不过去。这跟最近的一些兵棋推演结果挺吻合,美国智库CSIS在2023年1月发布的报告里,就模拟了24次台海冲突场景,每次美军都得付出沉重代价,包括损失两艘航母和上千架飞机。 其实,美方这种表态不是头一回了。从2022年底开始,美国国会那边就有议员公开讨论台海封锁的可能性,他们担心中国大陆一旦划设禁航区,台湾地区的海空交通就瘫痪了。威尔斯巴赫的原话是“我们得击沉那些船”,意思很直白,就是要用空军力量先发制人,针对中方海军的登陆舰和护航舰下手。但问题在于,这么干的风险不小。中方海军这些年发展迅猛,055型驱逐舰和东风系列导弹的射程覆盖整个西太平洋,美军飞机从关岛起飞,也得面对层层拦截。CSIS报告里算得很细,三周内美军就得烧掉4000多枚远程导弹,可库存才2000枚左右,一年生产量也就600枚,弹药一断,后勤就崩盘。 台湾地区这边,前国民党立委蔡正元很快就跳出来回击。他在2023年的一次访谈中说,美方要是真动手击沉中方军舰,自己损失会更大。这话接地气,直戳要害。蔡正元不是新手,他从政多年,当过三届立委,专攻两岸经济和军事议题。他点出,美军航母打击群在台海水域的优势有限,东风-21D这种航母杀手导弹专盯大目标,射程1500公里,机动性强,美军退到第二岛链也躲不开。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更惨,东风-26一发就能覆盖,跑道炸毁后,B-52轰炸机起飞都成问题。蔡正元还提了无人系统的短板,美军想靠无人机群弥补人力损失,可中方防空网已经很密,从菲律宾或冲绳起飞的无人机,雷达一扫就锁定,歼-20战机几分钟内就能截击。 从逻辑上讲,蔡正元的判断有数据支撑。看看美国自己的评估,兰德公司2023年的报告就承认,在高强度冲突中,美军补给船队会成为活靶子。这些商船得穿越上千公里海域,护航舰艇再多,也挡不住饱和攻击。中方导弹储备至少3000枚,生产链条完整,一周就能补上缺口,美方那边生产线老化,依赖盟友供应,节奏跟不上。台湾地区防务部自己的报告也间接承认这点,他们2024年的白皮书里,强调不对称作战,就是因为知道常规硬碰硬吃亏。美军要是真封锁禁航区,反过来中方火力全开,岛链上的基地如冲绳岩国和菲律宾克拉克,全在打击范围内。堤丰导弹系统刚部署,弹道导弹就可能上门,阵地瞬间哑火。 美方的困境不光是硬件,软件也跟不上。威尔斯巴赫提的“集中火力”听起来猛,但执行起来协调难。美军空军得跟海军、太空部队联动,卫星链路一断,指挥就乱套。中方这些年加强了反卫星能力,高超音速导弹能干扰GPS,美军无人机群的精度直线下降。CSIS推演里,美军每次都赢了登陆战,但代价是舰队瘫痪,台湾地区港口封死后,援军到不了。蔡正元说的“损失更大”,其实是基于这种不对称现实,美方喊得凶,实际底气不足。2024年美军在印太地区的演习,就暴露了弹药短缺问题,太平洋舰队司令公开抱怨,库存只能撑一周高强度作战。 话说回来,这事得放长远看。台海不是中东那种沙漠战场,水文复杂,季风影响大,美军航母群机动空间小,容易被狼群战术围堵。中方海军舰艇总数超350艘,潜艇队有60多艘,093B型核潜艇安静度高,水下伏击效率高。美方想用F-35隐身机渗透,可中方YLC-8B雷达网覆盖广,早早就锁定轨迹。蔡正元在2024年的一篇专栏里,列了数据对比,美军战机数千架,但部署在西太的不到一半,中方苏-35和歼-20混编,空战经验积累快。结果呢?美方损失不只船舰,经济上也扛不住,芯片供应链一断,全球半导体价格翻倍,美国本土通胀加剧。 从国际格局说,美方拉盟友下水,AUKUS和QUAD框架下,澳洲和日本出兵,但他们家底薄。日本自卫队舰艇才50艘,冲绳基地一炸,就歇菜。菲律宾更别提,海军几艘巡逻艇,顶多当侦察哨。蔡正元点破这层,美军喊“集体防御”,实际是让小弟当炮灰,自己在后头遥控。

0 阅读:0
裂谷长河娱乐

裂谷长河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