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7日,长沙自贸临空区内的玉湖冷链(长沙)交易中心建设现场传来关键进展:项目外立面施工已近尾声,室外管网基本完工,施工重心全面转向设备安装与室内装修,这座中南地区规模领先的数字化冷链枢纽正式进入开园倒计时,预计2026年全面投入运营 。 建设加速度:从签约到冲刺的"星沙速度" 作为香港玉湖集团布局中部的战略核心,该项目自2024年1月签约落地后,便以"黄兴速度"刷新建设纪录——5月完成土地摘牌,7月正式开工,2025年初即实现地块二14栋主体结构封顶,较原计划提前近2个月。如今,园区建筑已展现出鲜明的现代美学风格:配套楼采用拼色环保节能涂料,冷库则以装配式外立面打造,既提升耐久性又降低能耗,与一级(三星)绿色仓库的认证标准形成呼应 。 项目的快速推进离不开政企协同发力。长沙自贸临空区通过"百日攻坚"行动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及时破解施工堵点,同时加速推进周边基础设施配套:机场城际快速干道正加紧建设,未来将实现园区与黄花机场的快速衔接;高压外电接入工程已完成多路段电缆敷设,为冷库冷链设备运行筑牢能源保障 。这种"项目建设+配套同步"的推进模式,确保了园区投运即能高效联动全域交通网络。 硬核配置:绿色与智慧双驱动的冷链标杆 这座占地400亩、建筑面积超36万平方米的园区,不仅以28万吨库容跻身中部冷链仓储前列,更凭借多重权威认证彰显专业实力。其获评的国家一级(三星)绿色仓库,是依据《绿色仓库要求与评价》行业标准评定的最高等级,涵盖库区规划、节能降耗、环境治理等六大维度,预计通过光伏利用、低碳制冷等技术实现年碳排放显著降低。而香港品质保证局颁发的"可持续发展物业贡献金章",则标志着其绿色实践获得国际认可 。 智慧化是项目的另一核心竞争力。借鉴玉湖冷链广州园区的"黑灯冷库"技术经验,长沙项目将部署OMS、WMS、WCS三大智能系统,实现从入库、存储到出库的全流程自动化操作,空间利用率较传统冷库提升30%至50%,作业效率可达传统模式的4倍以上。园区已启用的全链服务中心,正通过"线上交易+线下履约"模式构建食品产业生态圈,首批签约的8家企业已涵盖冻品批发、预制菜加工、生鲜电商等领域 。 战略价值:激活中部双循环的冷链枢纽 按照规划,园区将以展示展销交易、冷链仓储交付、进出口贸易服务、商务配套四大功能区为核心,预计引入超700家全产业链企业入驻。依托玉湖集团覆盖8亿人口的全国冷链网络(总库容超135万吨),这里将提供"源头代采—智慧仓储—跨境结算"全链条服务,推动湖南预制菜、优质农产品通过"湘粤非"通道走向全球,同时将东南亚热带水果、欧洲乳制品等进口食材高效送达中部市场 。 对长沙而言,该项目既是"平急两用"的民生保障工程——应急状态下可快速转化为物资储备枢纽,也是自贸临空区打造百亿级冷链产业集群的关键载体。随着2026年开园临近,这座串联国内外市场的冷链枢纽,正成为湖南融入双循环格局、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2025年10月27日,长沙自贸临空区内的玉湖冷链(长沙)交易中心建设现场传来关
一三大树哥
2025-10-28 12:38:08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