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长沙市轨道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密集发布5份招标公告,涵盖深化设计、自控系统、通信信号、机电设备及供电工程五大核心领域 。这一波"集中发力"的招标动作,标志着总投资估算达96.07亿元的5号线延长线已从规划迈入实质建设阶段,其"东西穿城、跨江联动"的布局蓝图正逐步清晰。 招标密集落地:96亿工程进入开工倒计时 此次招标透露出关键信息: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资金由财政拨款与企业自筹共同保障且全部落实,招标人长沙市轨道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已完成前期手续闭环。事实上,早在2025年8月,该项目便发布整体招标计划,9月又启动造价咨询服务招标,短短两月内三轮招标接力推进,足见建设紧迫性。 工程整体呈东西走向,全长约15公里,分东西两段建设,共设11座全地下车站。其中东段(K10-K19段)为当前核心推进部分,西段(K4-K10段)已启动前期研究,待国家批复后即可开工。 东段先行:7站串联主城与南城枢纽 东段工程(毛竹塘站至大托铺站)已正式获批,全长9.54公里,设7座地下车站,线路沿规划强体路、天心大道、环保大道及万家丽路敷设。根据6月公示的环评报告,站点从东到西依次为:省公共交易中心站、金海路站、长沙理工大学站(与在建7号线换乘)、湘雅医院(天心院区)站、中信广场站(与1号线及长株潭城际 铁路换乘)、牛角塘站、大托铺站 。 该段计划于2025年12月10日开工,2029年8月30日竣工,51个月的工期精准衔接2029年底长沙全运会的举办节点。工程采用B型6辆编组列车,最高时速80公里,不新建停车场及主变,复用一期工程的水渡河车辆段与天际岭主变,总投资59.45亿元,其中环保投资超8000万元。建成后,将构建南部片区向长株潭三市主城区的"轨道+城际"放射型交通骨架。 西段待启:跨江直通湘江科学城 备受关注的西段工程(大托铺站至坪塘站)虽尚未获批,但前期研究已取得突破。根据10月最新规划披露,该段长约5.5公里,拟设4座车站:桂井站、奥体中心北站、科学城馆站、坪塘站(与3号线换乘)。线路从大托铺站向西延伸,经长沙奥体中心北侧后穿越湘江,直达湘江科学城核心区。 这一布局精准破解了两大痛点:河东通过奥体中心北站实现地铁与体育场馆的"无缝衔接",彻底解决全运会观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河西则以坪塘站为枢纽,与3号线形成换乘,让湘江科学城迈入"双地铁时代"。作为长沙第三条跨湘江地铁线路,其还将与暮坪大桥、观音港路过江通道形成立体交通网,加速湘江两岸协同发展。目前,西段已纳入远期规划,深化设计等前期工作正同步推进,为获批后快速开工奠定基础。 价值内核:全运会与融城的双重支撑 5号线延长线的建设意义远超交通本身。对2029年全运会而言,东段通过中信广场站、长沙理工大学站等节点串联主城区与奥体中心片区,可实现赛事客流"快进快出";西段则进一步完善周边交通配套,提升赛事服务能力。 在区域发展层面,线路串联暮云、黄榔等重要组团,覆盖雨花经开区、湘雅天心院区、长郡新校区等关键节点,将显著提升南部片区的时空可达性。而跨江延伸至湘江科学城的规划,更是与该区域"六条地铁+三条高铁"的轨道交通布局形成呼应,为省级战略落地提供核心交通支撑。 随着东段开工进入倒计时,这条贯穿长沙南北、联动一江两岸的轨道交通新干线,正成为激活南城发展、支撑全运会举办、助推长株潭融城的关键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