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在给特朗普雪中送炭,自打美国政府突然收到那张1.3亿美元(约人民币9亿元)的匿名支票,这一疑问就萦绕在无数人心头。因为在白宫停摆期间,美军的军饷发不下来,民主共和两党互相甩锅,特朗普已经被骂得抬不起头,俨然成了国际笑话。 亿万富翁蒂莫西·梅隆——这位银行业继承人和铁路巨头,就是特朗普口中那位神秘的“爱国者”。他长期支持特朗普,曾向支持特朗普竞选的团体捐赠数千万美元,去年更是向支持特朗普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捐款5000万美元,创下美国政治捐款史上的纪录。尽管梅隆如此慷慨,特朗普在搭乘“空军一号”时仍坚称为捐赠者保密,称赞他是“伟大的美国公民”和“一位有分量的人”。 这笔看似救急的捐款,实际对解决美军军饷问题不过是杯水车薪。美国现役军人约140万,1.3亿美元平均每人仅能分得约100美元。而美军每月军饷总支出高达30亿美元以上,这笔捐款远远不够。有退伍军人在社交平台吐槽:“2018年政府停摆时,我们靠食品银行过活,现在给这点钱,更像羞辱而非帮助”。 政府停摆的根源在于共和党与民主党在医保福利支出上的尖锐对立。民主党要求延长《平价医疗法案》的相关税收抵免,并恢复部分移民的医保资格,却遭到共和党坚决反对。双方毫不妥协,民主党在参议院先后12次使用否决权,导致临时拨款法案无法通过。 这场政治危机已演变为一场国家灾难。政府停摆24天以来,约140万联邦雇员被迫无薪休假或无薪上班,多家博物馆闭门谢客,旅游业每周损失约10亿美元,多地机场航班大量延误。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估计,政府每停摆一周,美国经济增速将下降约0.15个百分点,每周国内生产总值损失约150亿美元。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笔捐款可能触及法律红线。美国法律通常禁止政府机构接受有特定用途的个人捐赠来绕过国会拨款程序。根据美国《反拨款法》,除国会授权的资金外,行政部门不得动用私人资金或承诺未来支付。埃默里大学法学教授马修·劳伦斯指出,美国宪法要求国会每两年更新一次军队授权,允许在拨款中断期间通过拨款程序之外的方式支持军队,直接违背了这一宪法要求。 耐人寻味的是,这笔捐款的时间点恰好落在特朗普赦免币安创始人赵长鹏的第二天。赵长鹏四个月前才因洗钱罪服刑,并交了43亿美元罚款。按美国法律本难获赦免,可特朗普一句“很多人说他没罪”就给放了。这种时间上的巧合,让人不禁怀疑是否是利益交换的遮羞布。 两党在这场危机中的表现同样引人侧目。共和党人正在参议院考虑所谓的“核选项”,即取消阻挠法案,以强行通过拨款法案。参议员乔什·霍利宣称:“我不愿意看到我州的孩子因为某些参议院程序而挨饿”。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却借停摆之机,大规模解雇联邦雇员,而裁员恰好集中在“趋向民主党的领域”。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已停摆20多次,这已成为这个国家的制度性痼疾。近半个世纪里,国会仅有4年按时完成拨款程序,临时拨款法案成了“救火队”。有人形象地比喻,美国的预算制度像“没有自动驾驶功能的老旧汽车”,每年都要靠最后一刻的刹车和加油维持前行。 特朗普的这位“富豪”朋友解不了美国的燃眉之急,也填不平两党间的鸿沟。1.3亿美元的支票更像一场政治秀,转移公众视线的同时,暴露了美国政治体制的深层次危机。当国家治理依赖富豪的慷慨解囊而非健全的制度,美式民主的神话正在现实中褪色。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