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产业链重构”的生死时速,已经开跑!美国要“有序脱钩”,我们偏要“无序引爆”

文史啊旺 2025-10-26 21:51:14

中美“产业链重构”的生死时速,已经开跑!美国要“有序脱钩”,我们偏要“无序引爆”!华盛顿的算盘,就是一场“既要...又要...”的战略骗局。它所谓的“竞争、合作、对抗”三分法,翻译过来就是:在它有优势的“芯片”领域,必须“对抗”,对我们“卡脖子”绞杀;而在它有求于我们的“稀土”领域,又要求我们必须“合作”,乖乖地配合它们,完成“有序”的产业链重建。 话说回来,这场中美产业链的拉锯战,从特朗普时代就开始酝酿,到拜登上台后更是变本加厉。拜登政府一上来就抛出那套“竞争、合作、对抗”的三分法,听着挺高大上,其实骨子里就是想在美国占便宜的地方使劲压,在吃亏的地方哭着求合作。拿芯片来说,美国从2022年推出《芯片与科学法案》,砸下520亿美元补贴,目的就是拉拢台积电、三星这些企业在美国本土建厂,试图把高端芯片制造链从中国身边拽走。结果呢,到2025年中期,美国本土芯片产能才勉强爬到全球的12%,远没达到他们吹嘘的20%目标。为什么?因为建厂不是说建就建的,亚利桑那州的台积电厂从2021年开工,到现在还一拖再拖,成本超支30%以上,工人培训、供应链衔接都卡壳。美方官员在国会听证会上直挠头,说是劳动力短缺和环保审批太严,但大家心里门儿清,这不就是自家那套官僚作风在作祟吗? 再看稀土这边,美国的依赖度高得吓人。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稀土产品占其总需求的80%以上,用在电动车电池、风力涡轮机、甚至F-35战机的磁铁上,全离不开这个。华盛顿喊了几年“脱钩”,可行动起来就是雷声大雨点小。2023年他们重启加州山口矿,那地方上世纪80年代关了后,环境污染严重,开采成本翻了好几倍,到2025年产量还不到中国出口总量的5%。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报告直白承认,本土稀土供应链重建至少得10年,期间还得靠中国供货。这不,拜登团队一边在芯片上层层加码出口管制,2024年9月又把管制范围扩到任何有中国实体持股50%以上的集团,一边在稀土上低声下气求稳供。商务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美国稀土进口量不降反升,达1.2万吨,基本全靠中国。这套“既要卡你脖子,又要你帮我续命”的玩法,搁谁身上都觉得膈应。 中国这边呢,从不被动挨打。面对美国芯片封锁,我们从2019年就开始布局国产化。华为、中芯国际这些企业咬牙顶住压力,2024年7纳米芯片量产率超过60%,EUV光刻机核心部件也实现了关键突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规模超3000亿元,砸向光刻胶、硅片这些瓶颈领域。到2025年9月,中国半导体设备自给率从2020年的15%蹿到45%,出口到东南亚的芯片模组也翻番。这不是吹牛,是实打实的进度。反观美国,他们的“友岸外包”策略,本想拉日本、荷兰、韩国一起围堵,结果荷兰ASML公司2025年10月公开表态,已为中国稀土新规备好库存,设备里的精密磁铁部件开始转向澳洲供应商,但成本涨了20%。这说明,美国的盟友圈子也没那么铁板一块,大家都得算自己的小账。 说到中国稀土的反制,那可是2025年的重头戏。10月8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新规,对稀土冶炼分离物项、永磁材料实施出口许可制度,特别是含中国成分的境外产品,得重新审批,尤其是军用端的申请,直接卡死。为什么这么做?因为美国从2022年起就把芯片设备出口管制升级到“全球规则”,不光禁售,还逼盟国跟进,中国这回就是有样学样,用同样的武器回击。纽约时报报道,这新规覆盖了全球98%的低纯度镓和锗生产,美国半导体供应链瞬间警铃大作。彭博社分析,全球芯片厂得为此囤货三个月,英特尔和高通的股价应声跌了5%。更狠的是,这管制不是一刀切,而是精准到技术环节,防范中企技术外流的同时,还扩大了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的稀土合作,2025年对印尼、越南的出口协议签了12个,总量超5000吨。专家点评,这步棋走得稳,不仅守住了自家饭碗,还让美国重建链条的成本再翻倍。 你想想,这产业链重构,本质上是场时间赛跑。美国需要时间消化补贴,重建那条低效的本土链,中国也需要时间攻克最后几道技术关。但从执行力上看,美国的国会扯皮、地方阻挠,远比不上中国的集中统筹。2025年4月的中美马德里会谈,何立峰副总理直指美国出口管制是根源,要求对等取消,结果美方只松口部分农产品关税,却在芯片上死扛。中国不慌,稀土牌一出,美国企业就坐不住了。底特律的电动车厂仓库堆满半成品,通用和福特公开抱怨供应链中断,工会甚至威胁罢工。国会山上,议员们吵成一锅粥,有人推高关税到100%,有人求谈判降温。特朗普上台后更添乱,11月1日宣布对华软件出口新禁令,但稀土短缺已让军工订单延误,洛克希德·马丁的F-35交付率掉到70%。当然,这博弈不是零和游戏,但美国那套“有序脱钩”的算盘,越来越打不响。

0 阅读:64

猜你喜欢

文史啊旺

文史啊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