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10月23日报道:“荷兰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的争议持续延烧之际,知情人士透露,在中国子公司被禁止出口部分零部件、公司一度暂停所有出货后,子公司已恢复向中国经销商供应半导体。” 安世半导体本身在半导体领域不算小角色,尤其是在功率半导体这块儿,不少中国电子厂商的供应链里都有它的身影。 之前突然传出中国子公司被限制出口部分零部件,具体是哪些零部件没明说,但懂行的都知道,这对依赖它的中国经销商来说可不是小事,毕竟断供哪怕一天,下游生产线都可能跟着停摆。 最让人揪心的是中间那段暂停所有出货的日子。当时不管是已经签好单的,还是正在谈的合作,全都卡了壳。中国这边的经销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边要跟下游客户解释延迟交货的原因,一边又得不停跟安世半导体那边沟通,想知道啥时候能恢复。安世半导体自己也不好过,暂停出货意味着营收要受影响,还得担心客户会不会因为没安全感转投其他厂商。 现在恢复供应的消息一出来,算是暂时给双方都松了口气。中国经销商终于能重新给下游供货,不用再天天应付客户的追问;安世半导体也能慢慢把暂停期间的订单拾起来,减少一点营收损失。但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就翻篇,毕竟之前的禁令和暂停出货,已经让双方的合作多了一层不确定性。 有人好奇为啥会先禁再恢复,目前没官方给出具体原因,但业内猜测可能是涉及到技术出口的合规性问题。安世半导体作为荷兰企业,可能要遵守荷兰以及欧盟的相关出口规定,之前的禁令或许是在核查某些零部件是否符合出口要求,等核查清楚没问题了,才恢复了供应。 不过对中国经销商来说,这次的风波算是提了个醒。之前可能觉得跟安世半导体合作稳定,没太考虑备用方案,现在经历过一次断供风险,不少经销商已经开始悄悄找其他替代供应商,哪怕不能立刻换掉安世半导体,也想多留个后手,免得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时手忙脚乱。 安世半导体这边估计也在调整策略。中国市场对它来说分量不轻,毕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生产基地之一,失去中国经销商的信任可不是小事。这次恢复供应后,它可能会加强和中国经销商的沟通,提前告知可能存在的风险,或者在合规范围内提供更稳定的供货保障,尽量挽回之前暂停出货带来的负面影响。 还有人关注这次事件对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影响。现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本来就挺紧张,各国对芯片技术的管控也越来越严,安世半导体这事儿算是一个缩影。以后可能会有更多跨国半导体企业,在和中国企业合作时,会更谨慎地核查出口合规性,避免出现类似的暂停出货情况。 对中国电子厂商来说,这次的经历也让大家更意识到供应链自主可控的重要性。虽然安世半导体恢复了供应,但谁也不能保证以后不会再出其他问题。所以不少厂商已经加大了对国内半导体企业的合作力度,支持国内企业研发生产替代产品,慢慢降低对国外半导体厂商的依赖。 现在恢复供应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结果,后续还有不少问题要解决。比如安世半导体会不会对出口的零部件种类做调整,中国经销商和下游厂商的库存要不要重新规划,这些都需要双方慢慢协商。而且欧盟后续如果出台新的半导体出口政策,会不会再影响到双方的合作,也是大家需要关注的点。 总的来说,这次安世半导体从禁运到恢复供应,就像一场小风波,虽然暂时平息了,但留下的影响还在。对整个行业来说,这既是一次风险预警,也推动着产业链上的企业重新审视自己的合作模式和供应链布局,毕竟在当前的大环境下,稳定和安全才是供应链合作的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