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对外公布了!10月25日,乌克兰国家电力公司宣布,由于能源设施再度遭到大规模袭击,今天在乌克兰部分地区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实施分时限电,工厂企业则从8点开始限电。 10月25日这天,基辅街头的景象格外沉重。第聂伯区的幼儿园在袭击中受损,墙体上的裂痕清晰可见,原本该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此刻一片狼藉。 急救人员穿梭在受损区域,据统计,仅基辅就有1人死亡、10人受伤,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空袭更是造成2人死亡、7人受伤 。 人们裹紧衣服在超市门口排起长队,手电筒和充电宝早已被抢购一空,有人抱着几个应急灯匆匆走过,脸上满是焦虑。 这次袭击的威力远超寻常,俄军从多个地区发射了9枚“伊斯坎德尔-M”导弹和62架无人机,尽管乌克兰防空部队拦截了4枚导弹和50架无人机,但仍有5枚导弹和12架无人机击中了11处关键地点 。 能源设施成了主要目标,基辅的热电厂和水电站接连响起爆炸声,有些设施甚至是24小时内第二次遭袭,抢修人员根本来不及应对。电力公司的公告说得直白,这样的破坏让供电系统濒临崩溃,分时限电已是无奈之举。 限电的影响很快蔓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早上7点刚过,部分区域的路灯准时熄灭,早餐店只能靠发电机维持运营,电饼铛转得比平时慢了不少。 居民楼里,冰箱停止了运转,人们忙着把易坏的食物转移到楼下的临时储物点,老人和孩子则裹着厚衣服坐在窗边,借着自然光看书。 到了晚上,原本该亮起来的万家灯火只剩下零星几点,只有医院等关键场所靠着备用电源保持运转。 工厂的日子更不好过。早上8点限电开始后,第聂伯罗的钢铁厂纷纷停工,巨大的厂房里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工人们只能暂时回家等待通知。 基辅州的统计显示,仅两个区就有2.8万户家庭断电,州政府在社区设置了应急点,分发饮用水和方便食品,但排队的人一直没断过。有企业负责人无奈表示,连续的限电让订单根本无法按时完成,再这样下去只能裁员。 其实这已经不是乌克兰第一次面临能源危机了。数据显示,自冲突开始以来,超过50%的火力发电能力和40%的高压输电设施遭到损毁,发电能力暴跌近50%。 之前为了应对限电,不少地方搞起了“4小时供电4小时断电”的轮换模式,甚至开发了专门的APP通知停电时间,但这次的袭击让这些办法都显得杯水车薪。 国际社会虽然提供了不少援助,有国家捐赠了移动式变电站,还有的提供了快速修复设备,但面对持续的打击,这些援助也只是缓解一时之需。 值得一提的是,乌克兰早已把重建的希望投向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不少中国企业在当地参与过电力设施、铁路等项目建设,还有企业能提供排雷设备和工程机械,这些都为未来的重建打下了基础。 毕竟,只有具备强大的基建实力和制造能力,才能在战后快速恢复秩序,而这正是中国的优势所在。 夜幕降临,限电的区域越来越安静,只有应急灯的微光在黑暗中闪烁。电力工人还在寒风中抢修线路,他们的身影在夜色里格外显眼。这场能源战带来的不仅是停电,更是对民生和经济的沉重打击。 看着乌克兰民众为电力奔波的样子,让人越发体会到稳定的可贵。你觉得要怎样才能尽快恢复正常的供电秩序?对于战后重建,哪些方面是最该优先考虑的?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