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为了振兴乡村经济,已经制定了很多的新的政策和措施,但是路修的越来越好了,实现了村村通、屯屯通,甚至是户户通的柏油路或水泥路。 同时,也建了许多文体活动场所和设施,有的地方还通了汽车客运等,为农业农村大发展创造了许多优越的条件。 而能让看见的实效还似乎不太明显,关键农村还没能留下人,走进村屯无论春夏秋冬都看到多少人,有的几乎成了空壳村屯,家家锁头看门,留在农村的也大都是老弱病残或留守儿童。 青壮年有的在城里安家落户,有的背井离乡远到外地城市打工,只是春种秋收农忙时回来干些农活,之后又重返打工之地。 即使有再好的政策,农村没有人,也难以奏效。因为农民只靠种田没有其他工作可做,一年下来的收入也只能吃饱肚子,根本满足不了家庭所有需要,迫使青壮年农民不得不去城里寻求赚钱之路。 同时年轻人上了中职、大专和大学毕业后,宁可在城里打工,也不肯回乡做事,所以农村人口只是逐年减少。 为此要发展农村经济,首当其冲的是降低化肥种子和农药的价格,降低种田成本,同时壮大多种经营经济和乡村企业,让农民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挣,增加农民增加收入,才能把人留下来。 有了人,再加上政策支持和引导,农村才能恢复活力和生机,从而真正促健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恢复农村的烟火气才有希望。



用户10xxx11
有道理!有人才有希望
三更一勾帘下斜
人口密度不够,哪怕建设了设施,服务要维持都难。村里建个学校难吗?建个医院难吗?建个体育馆难吗?花点钱“而已”!问题是,老师医生愿意来吗?有几个人用?别幻想了,人口密度低(每平方公里不到1000人?),人口总量少(几十平方公里就1万人?),根本支撑不起现代人“需要”的基础设施和服务!离三线及以下城市50公里以上的地区,居住的人口只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