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曾言:“人不一定要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佛性看着一个“善”字,禅境求得一个“淡”字。用佛性待人,自己即佛,用佛性悟人,人可兼佛。 大慈源于大善,大善源于大爱,大爱源于大德。佛性则是人性的慧根。心境不同,心性也会跟着变化,做一个善良慈悲的人,心安便是归处。” 人活一辈子, 为的是争一口气,求的是一个心安, 但要想心安,往往离不开善和淡。 善良是本能,也是选择, 你不一定非要信什么, 但不能对弱小冷眼旁观, 不能跟旁人玩心计, 别人有难时搭把手, 自己得利时不贪多。 能让别人快乐的人一定很善良, 能让自己快乐的人一定很聪明。 生活中最好的状态是既能温暖他人, 也不辜负自己。 你对世界温和,世界才会对你宽容, 你把善意给出去, 不被戾气裹挟, 不图什么回报, 心里自然越来越亮堂。 什么是“淡”?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 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 钱要多赚,名要多占, 连别人的眼光都想争一争。 殊不知,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太过于执着,只会让自己被欲望牵着走, 没得到时焦虑,得到了又怕失去, 每天患得患失,充满不安和焦虑。 凡我所失,本就非我所有; 凡我所求,终会为其所困。 人生在世,要知道什么该要、什么该放。 赚不到大钱就先把小日子过好, 没当上大官就先把手里的事做好, 别人过得风光不眼红, 自己走得慢也不着急。 正所谓,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 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 把心放宽,不跟自己较劲, 不跟生活拧巴,反而能活得舒适自在。 人性的底色是善良, 心里有善,待人就不会刻薄; 心里有淡,遇事就不会钻牛角尖。 心境变了,看世界的眼光也会变。 以前觉得委屈的事,后来想想不过是小事;以前恨过的人,后来才明白大家都有难处。慢慢就懂了,所谓“心安”,不是拥有多少,而是心里装着多少善意,能放下多少执念。 这辈子不用求什么轰轰烈烈,能做个善良的人,守着一份平淡,夜里不失眠,白天有劲头,身边有几个能说上话的人,就是最好的生活。 别贪心,你不可能什么都拥有; 别灰心,你也不可能什么都没有。 在平淡的日子里, 搜刮生活藏起来的温柔。 以如常为喜,以如愿为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