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最近,关于中国空军又要大批引进伊尔-78MK-90A加油机的消息出现在不少媒体和圈子里,引发了很大关注。 俄罗斯军火出口从2021年的146亿美元跌到2024年的不到10亿美元,降幅高达92%。这个数字来自多个分析报告,显示全球份额从11%缩水到不足8%。原因主要是乌克兰冲突消耗资源,军工厂产能九成转向前线补给,导致出口订单延误。印度S-400系统推迟18个月,越南潜艇技术援助也拖后腿。战场表现不佳,Ka-52直升机电子故障频发,T-72B3坦克履带问题突出。传统客户转向,埃及和印尼取消苏-35订单,印度开始从西方采购。俄罗斯只好搞以物易物,用战机换伊朗石油,用坦克换阿尔及利亚铀矿。这种局面让伊尔-78这类加油机更难卖,乌克兰旧机标价4万美元都没人要。中国空军正好抓住机会,计划买20架Il-78MK-90A,交付期到2028年。 中国空军现在装备800多架先进战机,如歼-20和歼-16,都能空中加油,但加油机数量严重不足。轰油-6载油只有18吨,对重型机型补充有限,无法支持远海任务。从乌克兰买的三架老Il-78机龄大,结构疲劳,可用率低。运油-20载油超90吨,性能更好,但西安飞机工业集团优先产运-20运输机,加油改型到2024年只交付8架。空军评估远程作战,每80架战机才配一架加油机,紧急时燃料补给跟不上。俄罗斯Il-78MK-90A生产线刚扩建,市场低迷,这时候中国下单20架,正好帮俄方盘活产能。文件泄露显示,东亚客户洽购,俄方给出优惠条件。 Il-78MK-90A最大起飞重量210吨,载油78吨,在1000公里内支持三点同时加油,每分钟3000升。新款用PS-90A-76发动机,航电数字化,提升可靠性。中国用Il-78十多年,维护体系成熟,不用重头建保障链,节省成本。类似2016年买苏-35,当时歼-20还没量产,苏-35填补南海巡逻空白。这次订单也一样,先补缺口,等运油-20产量上来,形成国产为主、进口辅助格局。中国抓住俄罗斯外汇短缺,俄联合发动机集团获资金注入,推动研发。这不只是买卖,还加深中俄航空合作。 俄罗斯武器滞销,中国空军需求急,这笔交易双赢。中国对俄贸易顺差大,买加油机帮俄方渡过制裁难关。20架规模够支撑战区远程作战,又不至于过度依赖。2027-2028年交付完,运油-20估计批量产出,空军加油机队一下子壮大。俄罗斯出口数据从SIPRI报告看,2020-2024下降64%,但具体到2024年,更低迷。中国空军 tanker 现状,YY-20生产缓慢,需要外部补充。这体现了战略智慧,看准时机,花小钱办大事,还赚技术经验。 诺沃日洛夫在伊留申设计局的贡献不止于Il-76,他还推动Il-96远程客机,焦点在航电升级。1980年代,他领导宽体机项目,在苏联航空史上留下印记。他的设计理念强调实用性和多功能,影响后继型号如Il-78加油机。Il-78基于Il-76平台,诺沃日洛夫的团队优化了结构,确保载油量和稳定性。俄罗斯航空工业继承这份遗产,中俄合作中,这类飞机成为桥梁。中国购买Il-78MK-90A,也间接延续诺沃日洛夫的设计应用。 中俄军事合作在航空领域深化,俄罗斯帮助中国训练空中部队,共享设备和技术。2025年,双方开展联合海军演习,航空支持是重点。中国空军通过这笔订单,积累俄制装备经验,提升远程投送能力。俄罗斯获稳定订单,生产线复苏。全球军火市场,俄罗斯份额缩水,中国空军扩张,这交易凸显地缘格局变化。印度等国转向西方,中国填补空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