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法国结婚率3%,同居率97%,上到总统,下到平民,大多数都是不结婚的,只

千浅挽星星 2025-10-25 20:49:08

[微风]法国结婚率3%,同居率97%,上到总统,下到平民,大多数都是不结婚的,只是同居。而那可怜的3%的结婚率,基本上都是由60岁以上的老人完成的,结婚就是为了找一个稳定的老伴。   法国人对伴侣关系的认知比较实际:无论是结婚还是同居都是一种个人选择,目的是满足特定人生阶段的需求。   对年轻人来说,结婚的经济成本和风险都过高,并不划算,2024年,一场50人左右的普通婚礼,花费就达到7500多欧元。   如果想办得更体面些,预算甚至会超过2万欧元,而法国50岁以下的年轻人中,只有17%的人拥有无贷款的房产,这样的婚礼开销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   除了高昂的结婚成本,离婚的高成本也让年轻人望而却步,法国的婚姻法基于《拿破仑法典》制定,离婚程序复杂,耗时久且费用高,而超过一半的婚姻最终会以离婚收场。   对年轻人而言,结婚属于“高风险、低回报”的选择,自然接受度不高。   可到了60岁以上的老年人那,情况完全反了过来,他们手里攥着平均超过30万欧元的家产,一大半的人早就还清了房贷,对他们来说结婚不是为了钱,而是买一份晚年生活的“保险”。   结婚后,双方在对方的医疗决策中拥有话语权,遗产继承也会更清晰便捷,对老年人而言,婚姻带来的法律层面的确定性和情感上的稳定陪伴,远比婚姻可能带来的束缚更重要,这也是他们成为结婚主力军的原因。   法国婚恋观念的这种变化,与法律制度的调整密切相关,1999年,法国推出了“民事互助公约”(简称PACS),这种制度相当于“准婚姻”,成为传统婚姻的重要替代形式。   签订PACS的伴侣既能享受实际的福利,比如共同报税可获得减免、能共享保险等;同时,解除这种公约的程序比离婚简单得多,成本也更低。   这种“兼顾福利与灵活”的特点让PACS受到广泛认可,从数据来看,最初每年只有两万多对伴侣签订PACS,到2023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二十万对,增长十分显著。   更绝的是,法律还釜底抽薪,彻底把生育和婚姻分了家,如今在法国,超过55%的新生儿都出生在婚姻之外。   但无论婚生还是非婚生,孩子在入学、继承、福利上权利完全平等,当“为了给孩子一个名分”这个最后的理由都消失时,婚姻自然就没那么必要了。   说到底,这是两代人对“承诺”和“自由”的不同理解,90后们觉得婚姻是个“笼子”,他们更在乎当下的感情是不是真的,而不是有没有一张纸绑着。   数据显示,年轻人的同居关系中,五年内分手的比例高达30%,这并非因为他们对待感情不认真,而是他们更重视个人成长和选择自由,认为当关系不再适合自己时,及时结束比勉强维持更重要。   与年轻人形成对比的是他们的前辈——50后群体,他们年轻时的同居关系稳定性高得多,五年内分手的比例仅为9%。   但如今,正是这群人成为了结婚的主力,年轻时追求的自由,到了晚年变成了对稳定陪伴和可靠保障的需求,婚姻恰好能满足这种需求。   法国前总统奥朗德的个人生活就是这种社会观念的体现,他任职期间,身边一直是“第一女友”而非“第一夫人”,整个社会对此习以为常,没有引发争议。   当国家领导人的伴侣关系形式都能被社会包容时,说明婚姻已经从过去的“社会强制规范”,彻底转变为“个人自由选项”。   信源:环球时报 婚礼预算超2万欧,多数法国人不愿结婚

0 阅读:48

猜你喜欢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