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这也太吓人了吧!”前阵子,北京一名怀孕不久的女子,因为气温骤降,想着夜里怕冷,就翻出家里的电热毯取暖。原以为这点“小聪明”能让自己暖和点儿,结果几天后肚子疼得不行,一查医院,医生脸色瞬间变了——再晚来两天,肚子里的宝宝恐怕就保不住了。这事儿一传开,网友们全炸锅了,“原来怀孕还不能用电热毯?!” 很多人也是第一次听说,还以为这医生在“危言耸听”。 但其实,医生说得一点没错,电热毯这东西暖是暖了,可暖过了头也能出大事。 医生解释是那位孕妇因为怀孕初期,本身体温就会比平时高。 电热毯再一加热,等于给身体套了层“保温罩”,热量出不去体表温度上升太快,就会导致子宫局部过热,这后果可能就可大可小的了。 从这位孕妈妈的检测结果来看,子宫内壁竟然出现了2厘米左右的血脓块,而这个,可能就是因为电热毯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而对孩子的损伤也会更大。 医生当场就提醒她,要是再用个两天,那胚胎可能就要被‘热’没了。 女子脸都白了,她完全没想到,一个平常的取暖习惯,差点变成一场悲剧。 其实,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个例。 比如在2022年的哈尔滨,那东北的温度自然不用多说,零下二三十度都很正常,就有位怀孕5个月的女士,因感觉家里暖气不够保暖,就开始用电热毯。 可能是使用的时间太长了,再加上生怕冻着自己和宝宝,所以在晚上还喜欢盖厚被子,可结果到了半夜却突然晕倒被紧急送医,有说法是得了热应激综合征。 体温一度飙到39度,孕妇与孩子都可能存在未知风险,而这种高温状态如果再持续下去,那么也是会让胎儿发育受损诱发其他问题的后果。 很多孕妇喜欢追求“暖”就怕冷、怕冻着,结果却反而误入了“温度陷阱”。 其实孕妇的身体本身就像一个天然暖炉,代谢旺盛,再加上胎儿也在释放热量,一旦外部环境再加温,体温就容易超标,对自身不好的同时也会伤及孩子。 在一些人以为的,电热毯、热水袋、暖宝宝这些“小帮手”是生活的必须,如果换着用或者选择一样用是不是会好一些,但其实这些东西的区别大得很。 就比如电热毯属于局部加热,发热丝在某些区域集中的情况下,温度可能高达50℃甚至更高,如果正好压在腹部位置,等于对宝宝进行了一场“烤箱体验”。 像是暖宝宝贴这种东西,虽说随时可以扔掉,但也可能会因为使用时间过长,或是身体反应没有那么的灵敏,而造成灼伤皮肤的后果。 再说到泡温泉和蒸桑拿这类活动,很多孕妈觉得“放松一下没事”。 但事实上,热水温度超过40℃时,血液循环加速、心跳加快,也会造成胎盘供血不足,影响孩子的供氧,就比如2020年的日本,就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怀孕早期如果有频繁泡温泉习惯的女性,那流产率也比正常人高要高。 从这些的案例看,所谓的“暖身”这件事,也并不是越暖越好的。 人体不是铁炉子,该热的时候热,该凉的时候凉,所以凡事儿不能做的太过了。 有句老话说的“过犹不及”,可能就是在告诉人们,不能迷信“越热越好”,要懂得分寸,而真正懂生活的人,要根据自己的真实需要来科学养护自己为好。 如今的天气越来越冷了,这里也希望每个准妈妈都能在温暖中安然度冬,也愿每个生命都能在安全的温度里静静发芽。 那么在大家的身边,有没有什么类似的、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生活“教训”呢? (信源:海报新闻——《女子孕早期使用电热毯险出意外,子宫内出现2厘米血脓块,当事人:孩子差点被“电”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