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确认10月25日为台湾光复纪念日:这段“回家”的历史,我们永远铭记 那个值得被记住的日子 今天,许多人看到了一条新闻:国家把10月25日定为了“台湾光复纪念日”。不少人一开始可能并未特别留意,但在仔细了解那段历史后,心里却不由地被触动了。 1945年10月25日,台湾的受降仪式在台北举行。那一天,被日本强占了半个世纪的台湾,正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老一辈人常说,那是“回家了”。 很多老一辈人总念叨他们小时候听来的故事:台湾光复那天,街上挂满了国旗,素不相识的人互相道贺,许多老人哭着说“终于等到这一天”。这种情感,年轻一代或许很难完全体会,但那份“回家”的分量,却实实在在地刻在了民族的记忆里。 为什么现在要设立这个纪念日? 有人说,历史不该被忘记。尤其是台湾光复,它不仅是抗战胜利的成果,更是中国对台湾恢复行使主权的铁证。这几年,总有人试图模糊甚至扭曲这段历史,这让设立纪念日显得格外重要。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人们自己都不记住,又怎么让别人尊重事实?通过国家层面的纪念,是在告诉所有人——台湾属于中国,这是历史和法律的双重事实,不容篡改。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向前 设立纪念日,不只是回顾过去。更重要的,是让两岸同胞——尤其是年轻人——记住大家曾共同抗争、共同庆祝光复的时刻。那种血脉相连的感觉,不该被时间和海峡冲淡。 有台湾同胞回忆,小时候在台湾,爷爷奶奶过“光复节”时还会特别加菜。虽然这些年氛围淡了,但他们始终记得老人那句话:“我们的根在大大陆。”这种天然的认同,是任何力量都割不断的。 每个人的参与都很重要 纪念日不是形式,而是机会。人们可以在这天和孩子讲讲台湾的历史,看看相关纪录片,或者简单地在心里默念一句: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每一个微小的行动,都是在守护共同的记忆。 记住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明确来路、看清方向。台湾问题关乎民族尊严,也关乎每个普通人的情感。只有两岸同胞携手,才能让未来的路走得更稳。 写在最后 10月25日,从此多了一层含义。它提醒人们: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而每一个普通人的铭记和努力,都在让这一天更快到来。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纪念,是为了不忘来路;前行,是为了同一个家园。”这份心意,简单,却很有力量。 人生感悟 分享今日的感悟 情感 注:取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公开条件了!昨晚台湾省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昨天,台办再次以钟台文署名公开发表第
【55评论】【5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