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美国刚刚正式宣布。 2025 年 10 月 17 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从 10 月 16 日起,对所有因为人道主义原因获准入境或停留的移民,统一征收 1000 美元费用。这笔钱会由海关、移民执法和公民服务三个部门一起收取。 出面解读政策的是国土安全部助理部长特里夏・麦克劳克林。她直接把矛头指向了前总统拜登的政府,说拜登时期乱用移民制度,把人道主义豁免变成了变相的大赦,让几百万没经过仔细审查的人进了美国。这不是她第一次这么说,也不是第一次动手收紧政策。 此前,她已经代表政府终止了叙利亚移民的临时保护身份,还撤销了阿富汗难民的合法居留资格,前后涉及的人超过 2 万。这次收 1000 美元费用,更像是对拜登时期宽松政策的彻底翻盘。她直言,这么做就是要让留在美国的外国人承担起责任。 这步操作有“伏笔”,早在 2025 年 1 月,特朗普刚上任就签署了《莱肯・莱利法案》,这是他上任后的第一个法案。法案是以去年被非法移民杀害的 22 岁学生命名的,核心就是打击非法入境后犯了盗窃这类轻罪的人,警察可以直接拘留他们,还能把他们赶走。 从那之后,移民政策就一步步往紧了收。7 月开始,对留学生和商务人士收 250 美元的签证诚信费;9 月更狠,直接把 H-1B 工作签证的费用从几千美元涨到了 10 万美元。特朗普说这是为了确保引进的是最顶尖的人才,企业要是觉得花 10 万不值,就该去雇美国人。 可这一下,科技公司慌了神。亚马逊 2024 年光是获批的 H-1B 签证就超过 9000 份,现在这笔费用根本吃不消。连印度政府都急了,因为去年 71% 的 H-1B 签证都给了印度人,他们的 IT 行业全靠派人去美国维持,现在政策一变,整个行业都得改战略。 从难民到高科技人才,美国的移民船确实在调头。以前还讲点人道主义,现在处处都在谈收费。但这背后的问题藏不住。特朗普政府一边计划减税 4 万亿美元,一边让国债多了 3.3 万亿美元,向移民收费更像是临时凑钱的办法。 收难民的钱,违背了庇护弱者的初衷;收科技人才的钱,可能把需要的技术人员逼走。短期看能收点钱,长期却会坏了名声、伤了产业根基。毕竟美国科技行业六成以上的 H-1B 签证都用在计算机岗位上,真把这些人逼走,受损的还是美国自己。 要我说,这不是在管移民,是在把移民当成了 “摇钱树”。可美国当初能发展起来,靠的就是接纳全球的人才和民众。现在一门心思只算眼前的小钱,丢了长远发展的根本,这种做法根本行不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