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曦的地下情报战:藏着多少惊心动魄的生死博弈? 在台北马场町的英烈名录里,聂曦

吉祥又如意 2025-10-24 16:48:29

聂曦的地下情报战:藏着多少惊心动魄的生死博弈? 在台北马场町的英烈名录里,聂曦的名字曾藏在隐秘的时光里;直到国家档案馆与官媒公开解密史料,这位潜伏在敌人心脏的中共地下情报员,才以满是热血与智慧的一生,走进大众视野。 聂曦1919年出生于福建福州一个普通工薪家庭,家境不算宽裕,父母靠勤劳维持生计,却始终教他“做人要存家国心”。年少时的他,眉眼清俊、身形挺拔,性子却格外沉稳——街坊邻里总说“这孩子静得下来,有主见”。亲眼目睹战乱年代百姓流离失所的苦难后,他心里埋下了救国的种子,青年时接触进步书籍与革命思想,认清唯有共产党能救中国的真理,20岁出头便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把“为信仰赴汤蹈火”刻进了骨子里。 带着这份信念,聂曦主动接受组织安排,打入国民党核心机构——国防部史政局,凭借过人的细心与胆识,一步步坐到总务组组长的位置,还成为爱国将领吴石将军的副官。这个“敌营骨干”的身份,成了他最安全的伪装,也让他踏上了每一步都踩在刀尖上的情报之路。国家档案馆披露的多段细节,还原了他在敌人眼皮底下的生死博弈: 一、3分钟“盲记”绝密部署,掌心刻下生死情报 一次,国民党高层下发标注“绝密”的东南沿海兵力部署图,要求史政局当日归档,全程有特务旁站监督,连低头抄写的机会都没有。聂曦接过文件时,表面平静核对页码,目光却像精准的扫描仪,3分钟内便将图上的兵力数字、炮位坐标、据点分布等核心信息记在脑中。待特务催着锁柜,他借口去茶水间,对着玻璃倒影用指甲在掌心划下简易暗号,回到办公桌后,趁写例行通知的间隙,迅速转译成加密文字,塞进钢笔笔帽夹层——全程没敢多喘一口气,生怕漏了一个关键信息。 二、巷口接头遇特务,10秒“醉汉戏”护住情报 有份紧急军事情报需连夜转交,接头地点定在台北一条僻静巷口,暗号“借火”对“没烟”。聂曦刚走到路灯下,就见接头人正被两名便衣特务拽着盘问,特务的手已按在腰间的枪上。退一步就会双双暴露,他当机立断,故意踉跄着撞向特务,嘴里骂骂咧咧“瞎眼啊,撞老子”。特务被惹火转头呵斥,就在这10秒空档,聂曦借着拉扯的动作,把藏在袖口的情报条悄悄塞进接头人手里。接着他索性撒泼打滚,抱着特务的腿“讨说法”,直到看见接头人混进人群,才“不情愿”地被推走,背后早已惊出一身冷汗。 三、查岗突袭瞬间,一杯茶水淹掉密写纸 吴石将军拿到美军援助国民党的武器清单后,连夜用密写液写在普通信纸背面,交给聂曦转交。可第二天一上班,史政局突然宣布“全员查岗,逐屋搜查”,特务们已堵在办公室门口。聂曦瞥见桌上的密写纸,根本来不及藏进隐秘处,立刻端起手边的茶水,假装手滑“哗啦”一声泼在纸上——密写液遇水会瞬间模糊,即便特务拿到,也只剩一张湿废纸。特务冲进来时,他正“慌张”地擦桌子,嘴里念叨“糟了,文件湿了”,成功骗过搜查,保住了情报与接头人的安全。 四、被捕前最后一刻,吞掉暗号保战友 1950年,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叛变,特务带着名单直奔史政局搜捕聂曦。当时他刚收到新的接头暗号,还没来得及传递。听到办公室外沉重的脚步声,聂曦知道时间不多了,迅速把暗号纸条揉成小团,趁特务推门的瞬间猛地塞进嘴里咽下——哪怕自己被捕,也绝不能让接头暗号落入敌人手中,牵连更多战友。特务冲进来按住他时,他嘴角还沾着纸屑,却死死闭着嘴,任凭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始终没泄露半个字。 1950年6月10日,31岁的聂曦与吴石、朱枫、陈宝仓等同志一同,在台北马场町英勇就义。临刑前,他昂首挺胸,眼中满是对家国的眷恋与对信仰的坚定,用生命践行了入党时的誓言。2006年,大陆正式追认聂曦为革命烈士,那些藏在敌人心脏里的惊心动魄,终于成了被永远铭记的忠魂传奇。 本文根据国家档案馆官方相关发布信息创作,旨在弘扬正能量 网络截图

0 阅读:42
吉祥又如意

吉祥又如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