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1月5日凌晨,云南通海突发7.8级强烈地震,剧烈的摇晃瞬

精致的老汉 2025-10-24 15:30:27

1970 年 1 月 5 日凌晨,云南通海突发 7.8 级强烈地震,剧烈的摇晃瞬间将军营的营房撕成碎片,熟睡中的士兵们被埋在断壁残垣之下。当时 23 岁的老兵李正顺,刚结束夜间巡逻回到宿舍,还没来得及躺下,便被突如其来的震动掀翻在地。烟尘弥漫中,他隐约听到不远处女兵宿舍传来阵阵呼救声,那声音微弱却急切,刺痛着他的神经。 没有丝毫犹豫,李正顺爬起来就往女兵宿舍的方向冲。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紧:原本整齐的营房已经坍塌,钢筋水泥与木板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危险的废墟。“有人吗?坚持住!我来救你们!” 他一边呼喊,一边徒手扒开废墟上的碎石和木块。锋利的石块划破了他的手掌,木屑扎进了指甲缝,鲜血顺着指尖往下淌,可他顾不上疼痛,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 尽快把人救出来。 第一个被发现的是女兵王芳,她的腿被一根横梁压住,动弹不得。李正顺跪在废墟上,用尽全身力气一点点挪动横梁,额头上的汗珠混着灰尘往下掉,手臂因过度用力而不停颤抖。半个多小时后,他终于将王芳从废墟中抱了出来,紧接着又转身投入到救援中。在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里,李正顺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穿梭在废墟之间,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丰富的经验,先后从废墟中救出了 14 名女兵。当最后一名女兵被救出来时,他再也支撑不住,眼前一黑倒在了地上,双手早已血肉模糊,身上也多处受伤。 地震过后,部队对李正顺的英勇行为进行了表彰,可他却十分低调,只是说:“我是老兵,保护战友是应该做的。” 后来,李正顺因伤提前退伍,回到了家乡云南玉溪,此后便与当年救下的女兵们失去了联系。他先后在几家工厂工作,退休后为了贴补家用,又找了一份小区保安的工作,月薪只有 1200 元。日子过得简单而清贫,可他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当年救人的往事,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似乎只是他人生中一段平凡的过往。 时间一晃到了 2015 年,当年被救的女兵王芳偶然在一次战友聚会上,提起了地震中救人的老兵李正顺,大家这才意识到,这么多年来,他们竟然一直没有寻找过这位救命恩人。“我们必须找到他,好好感谢他!” 女兵们一拍即合,开始四处打听李正顺的下落。她们联系了当年的部队,走访了云南多地,经过近半年的寻找,终于在玉溪的一个老旧小区里,找到了正在值班的李正顺。 当 14 名女兵出现在李正顺面前时,他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认出她们。看着眼前这些早已不再年轻的面孔,李正顺的眼眶湿润了。女兵们围着他,你一言我一语地诉说着当年的往事,感谢他当年的救命之恩。当得知李正顺退休后还在做保安,月薪仅有 1200 元时,女兵们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回去之后,女兵们自发组织起来,商量着要为李正顺做点什么。她们凑钱给李正顺买了新的衣服和生活用品,还帮他把老旧的房子重新装修了一遍。考虑到李正顺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她们又联系了当地的社区,为他申请了困难补助,还轮流去家里看望他,陪他聊天解闷。每到逢年过节,女兵们都会齐聚在李正顺家,像家人一样陪他过节,家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李正顺常常感动地说:“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我以为她们早就忘了,没想到还能找到我,对我这么好。” 而女兵们则表示:“当年如果不是李老兵,我们可能早就不在了。这份恩情,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 这段跨越 45 年的感恩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它不仅见证了战友之间深厚的情谊,更展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温暖着每一个听到这个故事的人。

0 阅读:27
精致的老汉

精致的老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