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万万想不到,自己绞尽脑汁从中国台湾地区“抢”来台积电,到最后竟然白忙一场,此外曾大言不惭的张忠谋也受到了教训,朋友们知道发生什么了吗?很有点喜剧色彩。 回想几年前,美国那边高调推芯片本土化战略,特朗普上台后更是把这当成头等大事,砸下重金拉台积电来亚利桑那州建厂。 650亿美元的投资,66亿美元的政府补贴,外加一堆承诺要加速产能扩张和技术升级。 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前阵子还公开表态,说要火速推进那边的5纳米甚至更先进的制程生产线,就好像一切尽在掌握。 外媒一挖,工厂的稀土库存居然只够撑30天,要是大陆的供应链条一断,生产线直接就得趴窝。 这消息一出,全球半导体圈子炸了锅,不少分析直指,这不只是库存小插曲,而是整个“去中国化”梦碎的信号灯。 为什么稀土这么要命?它是芯片制造的隐形骨架,那些高端逻辑芯片,14纳米以下的玩意儿,得靠稀土元素来搞定光刻机里的磁体、晶圆抛光的磨料,甚至封装时的散热层。 拿EUV光刻机举例,那里面钕铁硼磁体里的钕和镝,全是大陆加工链条上的关键货。 全球92%的稀土提纯产能都在大陆,台湾去年进口的稀土里,96%也来自这边。 台积电一家企业,吞掉台湾总需求的八成,这数字一摆,谁敢说不依赖?最近大陆商务部10月9日刚升级管制,新增钬、铕、镱、铥、铒五种中重稀土,还把半导体和AI军事用途的出口申请拉到逐案审批。 规则里明确了,哪怕产品里中国稀土占比0.1%,境外企业出口时也得先过北京这关。 这套“域外管辖”机制,活脱脱学了美国的“50%规则”,但直戳高科技命门,结果ASML的出货可能拖上几周,美国芯片巨头们已经在抱怨磁体价格飙升,供应链像断了线的风筝。 当然,台积电的美国梦碎,不止稀土这一个坑,建厂从2020年开工,本该2024年底投产5纳米,结果层层延期到2025上半年,现在连3纳米都得推到2026年。 运营开支比台湾高出30%,关税和运输就吃掉一笔不小,为什么这么棘手?核心是生态重构的阵痛。 美国那边,供应商网络得从零搭,台湾的成熟链条一夜间搬不过来,英特尔在当地扩建,也抢着人才,亚利桑那的半导体劳动力池子本就浅,台积电只好从台湾空运上千工程师过去培训。 张忠谋当年牛气哄哄,说台积电能主导全球,谁知退休后,他的“纯台湾制造”神话,现在在美国土崩瓦解。 特朗普的“抢厂”算盘,本想借补贴重振制造业,结果稀土一卡,暴露了美国本土稀土产业的尴尬,三年扶持,高纯氧化物量产还是镜花水月,其他国家矿产也得回大陆提纯。 这波操作等于给大陆递了把刀,让北京用稀土牌子精准回击,堵住转口贸易漏洞,还顺带警告第三方:别想钻空子。 台积电内部优先保台湾产线,外派厂区只能排后,这逻辑多现实?它提醒我们,科技霸权不是砸钱就能买来的,得有全链条的韧性。 西方媒体炒的“供应链脆弱”,其实是双刃剑,美国想脱钩,却发现越脱越钩紧。 这或许逼全球加速多元化,澳洲和加拿大的稀土矿得加码,日本的回收技术也得推,但短期内,痛点就在那儿摆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