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欠任何国家的!越南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达了真实的想法,说中国有义务帮助

物规硬核 2025-10-24 01:52:46

中国不欠任何国家的!越南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达了真实的想法,说中国有义务帮助越南,其实不光越南,看看世界上很多小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的表现,他们的想法跟越南一样,不给好处就撒泼打滚,要么故意去和西方走近点,要么就故意弄个政策针对中国。   中越关系就像一条流淌千年的大河,既有秦汉时期就开始的文化交融,也有近现代的波澜起伏。   越南在抗法、抗美时期确实得到过中国“同志加兄弟”般的援助,但那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支持,和现在主权国家之间的正常合作根本不是一回事。   就像孩子成年后,父母没有义务继续包办一切,国家间的援助也该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而不是没完没了地透支旧日情分。   如今一些国家的做法很值得玩味,一边享受着对中国贸易的顺差,一边在南海问题上示强,既参与中国主导的区域合作,又积极加入美国推动的“印太经济框架”。   这种左右逢源本是小国的生存智慧,但要是演变成“不给好处就闹脾气”,反而会破坏国家间的信任。   在现代国际法体系下,主权平等早就是公认的原则,中国对越南的投资、贸易优惠,本质上是全球产业链分工的自然结果。   中越贸易额从2010年的300亿美元猛增到2023年的2349亿美元,越南长期保持顺差,这明明是双赢的合作,却被有些人说成是“单方面恩惠”。   更有意思的是,当菲律宾接收日本巡逻艇、越南允许美国航母停靠金兰湾时,这些动作常常被刻意解读为“制衡中国”。   其实大国与小国的互动,更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探戈,小国通过灵活身段争取最大利益,大国则要在战略耐心和底线思维之间找平衡。   中国在南海的科考活动可能被说成战略布局,而越南在争议海域的油气勘探,何尝不也是主权宣示?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中国通过亚投行帮助柬埔寨建设电网,通过RCEP为东盟水果打开零关税大门,这些合作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援助模式,进入了共同创造发展红利的新阶段。   正如新加坡学者马凯硕所说,“亚洲国家应该从地缘政治的顾客,转变成为规则的共同制定者,”   对拥有6亿多人口的东盟国家来说,与其在大国之间待价而沽,不如好好提升区域自治能力。   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说过一句很形象的话,“当大象打架时,小草遭殃,但当大象做爱时,小草同样遭殃,”这句话既道出了中小国家在大国博弈中的处境,也暗示着构建区域共同体的重要性。   观察某些国家在国际场合的表态,总让人联想到心理学上的“巨婴现象”,把别国的帮助当成理所当然,用情感绑架来代替理性外交,这种心态主要源于三个认知误区。   第一,把历史情谊和现实利益混为一谈,特殊时期的互助不能变成永久性的义务,就像不能要求儿时玩伴包办你一辈子的开销。   第二,误解了全球化时代的互惠本质,中国从越南进口火龙果,关乎数万越南农户的生计,越南引进中国光伏技术,为的是本国清洁能源发展,这是互相成就,不是单方面施舍。   第三,低估了大国的战略定力,以为“向西看”的姿态能换来更多筹码,可能忽略了国际合作中的长期主义,那些在斯里兰卡、老挝建设的重大项目,正在重新定义什么是可持续的国际合作。   说到底,健康的国际关系应该像热带雨林的生态体系,不同树种各自扎根又共享阳光雨露,最终形成生生不息的共同体。   没有哪个国家应该永远被溺爱,也没有哪个民族会甘当永远的施恩者,国与国之间的相处,终究要回到平等相待、互利共赢的轨道上来。

0 阅读:76

猜你喜欢

物规硬核

物规硬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