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能熬死苏联,同样就能熬死中国?李显龙的一番话说到点上了,他认为如果美国想用同样的办法来对付中国,结果只会是失败! 回想冷战那会儿,美国人是怎么把苏联搞垮的,这事儿现在还被不少人拿来当模板,琢磨着能不能对准中国来一套。话说2019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直截了当地说,美国没法用对付苏联的那些招数去对付中国。他这话说出口,就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因为中国的情况跟苏联那时候天差地别。苏联当年是真扛不住了,经济一塌糊涂,军备竞赛拖后腿,外加油价一跌就完蛋。可中国呢,早早就学聪明了,经济结构拉开架势,能源粮食都搞得稳稳的,美国想复制老套路,估计得碰一鼻子灰。 先说说苏联是怎么栽跟头的,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历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苏联经济高度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外汇收入的七成多都靠这个。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际油价突然崩盘,从每桶30美元多直线下滑到10美元以下,这一下就把苏联的财政命脉掐住了。苏联的工业区到处是停工的工厂,工人失业一大堆,民生问题雪上加霜。更要命的是,美国那边跟沙特联手压低油价,这招精准打击,让苏联的能源出口收入断崖式下跌。苏联当时外汇储备本来就不厚实,一下子就扛不住了,进口粮食和设备都成问题,整个经济体系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 除了油价这把刀,美国还拉着苏联玩军备竞赛,这也是苏联崩盘的另一大推手。里根政府推出“星球大战”计划,表面上搞太空防御系统,其实就是诱饵,让苏联跟着烧钱。苏联军费一度占GDP的四成左右,全国资源都砸进去了,导弹核潜艇啥的堆积如山,可民生领域呢?医院学校资金短缺,民众生活水平直线下滑。苏联高层忙着争论怎么应对,结果内部矛盾越来越多,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也没来得及救场。1991年苏联解体时,经济已经烂到根儿上了,这套组合拳,美国人玩得炉火纯青。 现在轮到中国了,你看李显龙为什么说那套招数不管用?因为中国从一开始就没踩苏联的坑。苏联是单一经济,中国是全产业链大国。拿制造业来说,中国占全球三成份额,覆盖41个工业大类,从螺丝钉到航天器,全都能自己搞定。这不是吹牛,数据摆在那儿。2025年,中国制造业出口稳居世界第一,面对外部压力,还能快速调整产能。苏联当年外汇全靠卖油,中国外汇来源五花八门,出口商品多样化,抗风险能力强多了。 再说能源这块儿,苏联的软肋就是石油依赖,中国早把鸡蛋分篮子了。2025年,中国能源自给率已经达到85%,比苏联那时候稳健多了。原油进口来自50多个国家,不用盯着谁的脸色。国内原煤年产量47亿吨,天然气246亿立方米,风电光伏到处开花,这些加起来让能源供应像铁板一块。苏联油价一跌就慌神,中国就算国际市场波动,也能靠国内新能源顶上。2025年上半年,光伏装机容量继续领跑全球,风电项目遍地开花,这不光是自保,还成了新增长点。 粮食安全上,中国也下足了功夫。苏联解体前进口粮食都成问题,中国现在进口渠道广,从巴西的大豆进口量就吓人。2024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8160万吨,占巴西出口总量的八成,这数据来自巴西官方统计。2025年上半年,这个势头没停,巴西港口的豆船队源源不断开往中国码头。早年中国对美国粮食有依赖,现在彻底摆脱了,巴西建的1200万吨级粮食码头就是明证。国内粮食产量也稳,2024年夏粮丰收,库存充足,这套布局让外部封锁想卡脖子都卡不着。 军备方面,中国学得最聪明。苏联军费烧到GDP四成,中国控制在1.7%左右。2025年军费预算1.78万亿元人民币,增长7.2%,但占比不高,每一分钱都花在点子上。全固态电池突破了,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交付,这些技术不光军用,还拉动民用产业。国际上,中国不搞零和游戏,而是推“一带一路”和RCEP。2024年“一带一路”沿线贸易额17.94万亿元,占中国外贸一半多。2025年上半年,合同额66.2亿美元,投资57.1亿美元,能源项目占大头。RCEP生效后,区域贸易增长明显,2025年预计提升成员国GDP1.8%,中国对东盟出口顺风顺水,海关数据秀出集装箱吞吐量新高。 你想想,美国当年对苏联是经济孤立加军备拖垮,现在对中国试试?中国内需市场有14亿人撑腰,2025年消费总额15万亿元,乡村消费增速比城镇快1.4个百分点。哪怕外部市场缩水,国内消化产能不成问题。芯片领域,美国卡脖子,中国中低端自给率2025年接近70%,设备自给50%。高端AI芯片目标80%,城市间竞争拉动研发,上海北京深圳齐发力。美国车企还得上门买中国成熟制程芯片,这不就是反转吗? 总的看,美国那套老把戏对中国失效了。经济有底盘,能源有保障,伙伴圈大,军备有度。中国发展路径宽广,美国若一意孤行,只会自找麻烦。历史不是简单复制,时代变了,玩法也得变。
俄罗斯三大战略失败,一步步把自己折腾成全世界都讨厌的样子。说起俄罗斯的头号
【2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