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开报道,上海闵行区近期判决一起针对老年人的特大诈骗案,被告人沈某某通过虚构域名交易骗局,7年间骗取古稀老人张先生522万元。案件核心事实与法律适用如下: 一、犯罪手法 虚构交易场景:沈某某利用张先生对域名投资的兴趣,伪造数百个域名注册信息,并雇佣30余名"托"冒充买家,以"证书费""公关费"等名目持续索财。 心理操控:通过制造"最后期限""大生意促成"等话术紧迫感,诱导老人反复转账,单笔金额最高达数十万元。 二、量刑依据 数额认定: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金额522万元属"数额特别巨大",基准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从重情节:沈某某在2019年因诈骗罪被判缓刑期间再犯,构成累犯,依法撤销缓刑并数罪并罚。 判决结果:闵行区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 1.诈骗团伙的诱饵和目标群体 2.旅游项目的吸引力 3.业务员获取老年人信息 4.推介会的夸大宣传 5.老年人被蛊惑和洗脑 三、案件警示 该案暴露老年人对新型投资骗局辨识不足的问题。检察机关提醒: 警惕"高回报"话术,需核实对方资质; 大额交易应要求书面合同及定金支付; 遇可疑情况及时与子女沟通或报警。 (注:案件详情可参考湖北经视微博报道或百度百家号)
根据公开报道,上海闵行区近期判决一起针对老年人的特大诈骗案,被告人沈某某通过虚构
柏树林
2025-10-23 16:30: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