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华国锋,去参加女儿的家长会,被一名家长询问道:“你贵姓?做什么的工作的?华国锋的回答令人十分敬佩,而后他的一个行为,更是轰动了整个校园,那么当时发生什么呢?[无辜笑] 那一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政策正在全面落实,这届毕业生被告知,他们将集体前往北京远郊的平谷县插队劳动。 消息一出教室里气氛凝重起来,平谷当时条件比较艰苦,家长们私下交换着担忧的眼神,有人轻声叹气,有人低头不语。 就在这片沉默中,那位姓华的家长站了起来,他声音不高但很清晰,表示支持国家的安排,并告诉大家,自己的小女儿苏莉也会和同学们一起去平谷,绝不会搞特殊。 这句话让在场的家长们都感到意外,原来这位就是华国锋同志,而他的女儿也要和大家的孩子一样去农村锻炼。 校领导曾私下表示,可以对苏莉适当照顾,但华国锋坚决不同意,他说子女不能特殊化,必须和群众一样。 几天后他亲自到学校送行,看着女儿和同学们一起登上开往平谷的班车。 这件事很快在校园里传开,几位老教师后来回忆,华国锋同志一向如此朴素,他在湖南工作多年,经常下乡调研,吃住都在老乡家里。 对子女的要求尤其严格,四个孩子都随母亲姓苏,从小就被要求不能有任何优越感。,孩子们长大后,都在普通岗位上工作。 华国锋退休后住在西郊一个简朴的院子里,自己种了不少葡萄,每到收获季节,他总是叮嘱先给附近的部队战士送去。 这些细节让接触过他的人印象深刻,那个年代的许多选择,今天看来可能难以完全复刻,但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让子女和群众站在同一起点上,这种精神至今仍值得探讨。 当政策制定者的家人也同样参与其中时,政策的公信力自然不同,现在的社会环境和当年已有很大不同,但”不搞特殊化“背后体现的平等意识,对今天的家庭教育依然有启发。 看了华国锋同志参加家长会的故事,网友们纷纷发表看法: ”这才是真正的老一辈革命家,不摆架子,不搞特殊,步行去开家长会,现在有多少领导能做到?“ ”明知平谷艰苦,还坚持让女儿去,和老百姓的孩子一样。这才是真正的公平,比任何口号都有说服力。。“ ”现在的孩子太需要这种吃苦锻炼了,不是非要下乡,但这种不搞特殊、勇于担当的家风真的不能丢。’“ ”看看现在一些‘官二代’‘富二代’的新闻,再回头看这个故事,真是感慨万千,华老的行为是一面镜子。“ 如果说华国锋同志”不搞特殊化”的选择在当时背景下是一种担当,那么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我们普通家长能够借鉴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官方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974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华国锋,去参加女儿的家长会,被一名家长询问道:
轩叔观察
2025-10-23 14:29:52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