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陆军正式宣布了! 10月21日,美国陆军正式宣布邀请私募股权集团加入其规模高达1500亿美元的军队改造计划,这标志着美军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商业模式重塑其战斗力,相当于直接把五角大楼和华尔街焊在了一起。 之所以搞这一套,核心还是五角大楼的钱袋子不够用了。看看2025财年的国防预算就知道,装备维护费用占比超过40%,真正能投到新体系建设的资金捉襟见肘。 就像陆军想在夏威夷扩建军事基地的数据中枢,手里却没现成的钱,于是干脆把基地闲置土地打包,用20年租赁权换来了私募12亿美元投资,还承诺每年保底5%的收益。 这种操作下,安全需求得先让位于"盈利可行性"——数据中心建在哪、怎么建,可能得先看私募的回报率测算,而不是纯粹的军事战略需要。 资本早就盯着这块肥肉了。2024年美国国防科技初创公司就拿到了30亿美元风投,欧洲同类企业融资也有5.316亿美元,现在美军主动开门,等于给华尔街发了张无上限的入场券。 私募的玩法比传统军火商野多了,他们不只是卖产品,而是直接通过股权合作深度介入军事产业链,从稀土加工(导弹制导系统的关键材料)到无人机生产线,只要能赚钱的环节都想插一脚。 最典型的就是帕兰蒂尔公司,早年靠中情局投资起家,现在其AI系统都成了乌军"梅文计划"的核心,能实时分析俄军坦克轨迹调整炮击坐标,资本注入确实让军事技术转化快了不少——以往一场局部冲突要准备半年,现在靠AI一周就能完成部署,但这背后的风险却被有意无意忽略了。 更要命的是"旋转门"现象越演越烈,军方高层和资本间的利益输送已经半公开化。 2019到2023年间,至少50名前五角大楼官员跳槽到涉军风投领域,有个前陆军装备采购负责人刚卸任3个月,就摇身一变成了某私募的"军事顾问",转头就帮公司拿下了1.2亿美元的导弹零部件订单。 这种情况下,军事决策很难不被资本左右——到底该优先研发高超音速导弹还是扩大无人机产能?可能不是看战场需求,而是看哪个项目给私募的回报更高。 这套模式短期确实能给美军充点血。1500亿里有340亿投向造船业,包括追加建造2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和1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250亿砸向导弹防御,72亿用来搞天基探测传感器,56亿投入高超音速防御技术;还有210亿专门提升弹药产量,从巡航导弹到反辐射导弹都要扩产。 这些投入看似能快速提升战斗力,但长期来看就是个定时炸弹。私募追求的是短期回报,军事项目却需要长期稳定投入,比如B-21轰炸机研发得十年八年才能见成效,私募能等吗?恐怕早就想着怎么套现离场了。 更危险的是战略重心的偏移。美军本来就有"重采购、轻研发"的毛病,2025财年研发投入只占28%,却花大价钱买F-35战机,结果连升级雷达系统的钱都不够。 现在被私募牵着鼻子走,可能会把更多资源投向能快速变现的"短平快"项目,而像基础科学研究、新型军事理论探索这些难见回报却关乎长远优势的领域,只会被进一步边缘化。 更别说把稀土加工、数据中心这种关键环节交给私募,一旦发生冲突,这些资本控制的企业会不会优先保障利润而不是国家安全?答案恐怕不言而喻。 这就是一场用国家安全换短期利益的危险游戏。美军想靠华尔街的钱维持霸权,私募想从战争机器上刮油水,看似各取所需,实则把全球安全拖进了资本操控的漩涡。 当导弹发射按钮和股市K线图联动,当军事决策要先过资本回报率这一关,所谓的"战斗力重塑"不过是给战争披上了一层金融外衣。这种模式或许能让美军在短期内看起来更强大,但长远来看,资本的贪婪只会腐蚀军事体系的根基,最终让这套战争机器在利益纠葛中彻底失控。
美国陆军正式宣布了! 10月21日,美国陆军正式宣布邀请私募股权集团加入其规模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0-22 21:08:40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