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计划打包资产去华尔街融资 据英国《金融时报》21日爆料,为了解决稀土短缺问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0-22 21:08:39

美军计划打包资产去华尔街融资 据英国《金融时报》21日爆料,为了解决稀土短缺问题,并筹措升级基础设施所需的资金,上周一,美国陆军部长德里斯科尔,联合美国财长贝森特,约见了华尔街15家最著名的收购公司开了个会,会议主题就是:如何将军火库里、其他仓库里的闲置资产打包成战略项目,推销给华尔街融资。   美军拉着华尔街搞资产融资,说白了就是稀土把他们卡得太疼,基建又没资金,逼得只能拿自家家底换现金。   这事其实跟稀土有关,中国商务部去年10月发的两道管制公告,等于是捏住了美军的命脉,每架F-35得用417公斤稀土,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更是要用到4600公斤,钇能扛住发动机1600℃的高温,镝和铽能撑起声呐系统,要是没这些东西,战机的隐身性能就废了,潜艇的噪音降不下来,导弹也都成了“瞎弹”。   更要命的是美军的稀土储备已经见底,重稀土里的镝和铽只剩42天的用量,兰德公司早就算过,要是供应链中断90天,就能让78%的国防承包商停产。   他们自己也着急,一边重启加州的矿山,一边拉着澳大利亚建分离厂,可本土缺重稀土矿,冶炼技术又被卡住,十年内都摆脱不了对外部的依赖,只能先砸钱建产业链,这就需要一大笔启动资金。   基建方面的窟窿更是让情况雪上加霜。美军要升级的不是普通的营房,而是稀土加工设施、军事基地保障系统这些“战略基建”,算下来资金缺口高达1500亿美元。   要知道他们每个月的军费光发薪资就有70亿,哪还有多余的钱搞建设?之前美国军工融资靠的是上市圈钱、产融结合,洛克希德・马丁搞F-35的时候,就靠平台化外包降低成本。   但现在传统路子走不通了,军工股虽然火,可投资人盯着的是无人机、AI这种能快速获得回报的项目,没人愿意把钱砸到周期长、风险高的稀土基建上,美军只能打闲置资产的主意。   会议上抛出来的融资模式,堪称“借鸡生蛋”的变种。这些军火库里的旧装备、仓库里的闲置设施,表面上是打包卖给华尔街公司,实际上签的是租赁协议,美军还能接着用,这就等于把资产“抵押”了换现金。   更奇葩的是“租金”不用现金付,而是用未来的稀土产品抵扣,收购公司连稀土实物都摸不到,只能拿到一个数字凭证,还得等美军用融来的钱建好加工设施,把稀土卖给供应商再回购成品之后,才能慢慢兑现回报。   这种模式看着巧妙,实际上是把风险全甩给了资本,稀土产业链能不能建起来是个未知数,美军的采购能不能兑现更是没个准儿,说白了华尔街就是被拉来当“接盘侠”的。   可这招从根子上就透着不靠谱。先不说1500亿根本不够填窟窿,建稀土全产业链哪是短期内能成的事?美国专业公司折腾了好几年都没搞定冶炼技术,陆军跨界搞工业更是外行指导内行。   更致命的是军队沾了金融的边,性质就变了。历史上早就有教训,越南军队搞经商,搞得高层中饱私囊,战斗力一落千丈,现在美军为了钱把军火库当理财产品卖,以后会不会为了给资本兑现回报硬上项目?会不会让华尔街资本干涉军事决策?这些都是埋好的雷。   华尔街的巨头们心里也门儿清。他们之前投资防务公司,看的是无人机、AI武器这种能快速变现的“短平快”项目,俄乌战争里低成本消耗型装备的赚钱效应大家都看得到。   可美军这个项目周期长、变数大,还绑着稀土这种被中国掐着脖子的资源,风险实在太高。就算有15家公司参会撑场面,真正愿意掏真金白银的恐怕没几个,毕竟没人想把钱砸进一个靠“画稀土大饼”支撑的窟窿里。   这场融资闹剧就是美国霸权焦虑的缩影。他们一边想靠军事霸权维持地位,一边又搞不定核心资源和资金问题,只能拆东墙补西墙。   中国的稀土管制戳破了他们“技术无敌”的假象,财政困局又让他们不得不把军队资产当商品卖,这种饮鸩止渴的操作,只会让美军的根基越来越虚。以前靠军工复合体躺着赚钱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连军火库都要拿去融资,美国想维持霸权的成本,已经高到快扛不住了。

0 阅读:54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