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大陆给的“开卷考试”,郑丽文基本合格,但还有一题没说清楚。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0月18日,郑丽文当选国民党首位女主席,大陆当天就发来贺电,这封贺电说得很直白,希望她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推进统一,共创民族复兴。 很多人都说,这就是大陆给郑丽文出的一道“开卷考试”,答案都写在题目里了,就看她怎么答。 郑丽文的反应也很快,她用三句话回应:反对台独、强化交流、促进和平,乍一听,这答案似乎没什么毛病,该表的态度都表了,该说的立场也说了。 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这份答卷有点意思,前两句“反对台独”和“强化交流”,一个守住底线,一个指明方向,都算是把大陆的题目接住了,可最后这句“促进和平”,听着挺好,却让人摸不着头脑。 和平当然重要,两岸同胞谁不盼着过安稳日子?但问题是,这和平怎么促进?是要恢复两岸已经中断的沟通机制,还是推动具体的经济合作项目? 是打算在民间交流上做文章,还是要在政治协商上迈出实质步伐?这些郑丽文都没说,一个没有具体路径的承诺,就像一张只有框架没有内容的答卷,看着工整,其实没答到点子上。 说实话,郑丽文面对的处境确实不容易,她刚坐上国民党主席这个位置,党内各派系都在观望,保守派担心她走得太近会丢了选票,深蓝支持者又盼着她能有所突破,别像以前那样只会维持现状。 两边拉扯之下,她的回应自然会带点含糊,但两岸关系这么多年走到今天,岛内民众其实心里都清楚,光靠喊口号解决不了问题。 回想当年两岸关系比较顺的时候,台湾同胞来大陆做生意、探亲访友,早上从台北出发,中午就能在上海吃小笼包,大陆游客去台湾,能逛日月潭,爬阿里山,两岸往来热热闹闹。 那时候的好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不是谁在台上画大饼就能糊弄过去的,现在很多台湾民众想要的,就是能回到那种状态,甚至比那时候更好。 大陆这次发贺电,其实已经把态度摆得很清楚,2035年要基本实现现代化,2049年是建国一百年,台湾问题不可能一直拖下去。 这不是威胁,是把时间表摊开来讲,让大家都心里有数,在这个大背景下,郑丽文如果只是做做表面文章,说几句漂亮话就完事,那显然是不够的。 2026年就要举行地方选举,这对郑丽文来说是个现实考验,如果她连国民党内部都整合不好,拿不出像样的成绩单,那更别提在两岸关系上有什么建树了。 大陆现在的态度很明确,“听其言,观其行”,以前台湾政坛上嘴上说要交流合作的人不少,真正能办成事的却寥寥无几,有些人表面上讲得好听,转头就搞小动作,这种做法两岸民众早就看透了。 所以这次郑丽文要是真想证明自己,就得拿出实际行动。 比如推动两岸农产品贸易更顺畅一点,让台湾农民的水果能更便利地卖到大陆;或者让两岸学生交流恢复起来,年轻人多走动走动,对彼此的误解自然就少了,这些事情看起来不大,但做起来都需要突破阻力,需要真本事。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台湾的经济离不开大陆市场,岛内七成民众心里还是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这种“嘴上硬、心里软”的状态,其实就是郑丽文的机会。 她如果能把握住这个机会,把模糊的态度变成清晰的行动,不光能在党内站稳脚跟,也能让两岸关系有实质改善。 现在给郑丽文这份“开卷考试”打分,大概只能算基本合格,她答对了前面两道题,守住了底线,指明了方向,但最后那道关于“促进和平”的题目,她留了一片空白。 这片空白怎么填,用什么填,什么时候填,外界都在等着看,历史从来不会为犹豫的人停下脚步,但会记住那些敢于行动的人。 郑丽文接下来的每一步,都会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她到底能交出怎样的答卷,时间会给出答案。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环球网——蓝营盼望求新求变,岛内期待两岸转暖,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
台湾名嘴周锡玮一针见血地点评:郑丽文遇到好时候,因为中国大陆太强了,在全世界唯一
【5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