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政府近日释放信号,将派经济大臣来华与中国化解安世半导体“僵局”。 最近半导体圈最热闹的事,当属荷兰政府突然放低姿态,经济大臣卡雷曼斯明确表态,要亲自来华化解安世半导体的“僵局”,甚至直言这事已经“上升到最高层级讨论”。 这事得从美国9月底的“穿透规则”说起。 当时美国给荷兰递了话,要求换掉安世的中方CEO、调整治理结构,不然就制裁。 荷兰立马跟进,用行政手段插手这家闻泰科技旗下的企业,10月中旬更是传出中国区员工被停薪、系统权限被封的消息,直接把企业逼到运营停滞。 可荷兰没料到连锁反应这么猛烈,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急得跳脚,说安世的芯片断供后,车企库存只够撑几周,新供应商认证要花数月,宝马、大众这些巨头都可能停产。 更要命的是,安世70%的产能在中国,东莞工厂一年能造500亿件组件,全球小信号二极管、ESD保护器件的出货量都是它排第一。 中方也没客气,商务部直接点破“美是始作俑者”,稀土出口管制也悄悄收紧,这下荷兰终于扛不住了,10月21日卡雷曼斯赶紧给中国商务部部长打电话求沟通。 为啥荷兰突然从“硬气干预”转向“主动求和”?说穿了就是三个字:亏大了。 首先,自家饭碗被架在火上烤,荷兰半导体行业12万人里,五分之一的岗位靠对华贸易吃饭,ASML更是28%的营收来自中国。 中方一限制稀土和半导体材料出口,ASML的光刻机生产立马受影响,股价都跌了8.2%。欧洲车企更狠,直接给荷兰政府施压,毕竟没人想重蹈2021年芯片荒停产的覆辙。 其次,荷兰的借口根本站不住脚,卡雷曼斯说干预是为了“防止知识产权转移”,但荷兰法院文件明明白白写着,这是跟美国商量好的“交易”。 更讽刺的是,荷兰法院审理时两天就驳回中方申请,程序公正都成了笑话。说白了,就是跟着美国搞科技战,想拿中企利益当筹码,没成想反被供应链“卡了脖子”。 但这事不能轻易妥协,当初荷兰跟着美国搞“透视规则”时有多嚣张,现在就该付出多大代价。 安世中国区已经表态拒绝非法指令,闻泰科技也在打官司,国内还有鼎泰匠芯的12英寸晶圆厂保底。 咱们手里的牌很硬,稀土是光刻机的“粮食”,人造金刚石是高端芯片的关键材料,更别说安世那70%的产能攥在咱们手里。真要耗下去,先撑不住的肯定是依赖芯片的欧洲制造业。 荷兰这次主动上门,其实给所有跟着美国搞“科技围堵”的国家提了个醒,供应链从来都是双刃剑,伤别人的时候,自己也会流血。 安世僵局的核心,从来不是“技术安全”,而是要不要讲契约精神、守市场规则。 现在卡雷曼斯要来了,但光“谈”可不够。得让荷兰明白,跟着别人当棋子没有好下场,想化解僵局,就得先撤回所有错误干预,还中企一个公道。 你们觉得荷兰这次是真心求和,还是缓兵之计?咱们该接受谈判还是继续施压?
欧洲汽车公司与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签订协议后,已将款项支付至荷兰总部。在此情况下,
【13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