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你搞错了!很多人以为,你喊出“统一”,就站对了队。错了!真相是,你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当成了“两国对谈”,从根上就摆错了自己的位置,这是国民党最致命的误判! 国民党主席郑丽文的两岸政策引发轩然大波,她在当选后高调宣称“九二共识是两岸定海神针”,并表示愿意赴大陆交流。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向统一阵营靠拢的积极信号,但背后的逻辑却暗藏玄机。 郑丽文在强调“对等、尊重、互惠”时,无意中暴露了国民党长期以来的认知偏差,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扭曲为“对等谈判”的主体,试图以“台湾代表”的身份与大陆讨价还价。 这种定位不仅违背法理,更与历史潮流背道而驰。 国民党的困境在于,其基层党员对两岸关系的焦虑与日俱增。 2025年民调显示,63%的民众不满意赖清德的两岸政策,88%认为两岸需要维持沟通管道。郑丽文正是抓住这一民意缺口,试图通过“和平牌”重塑国民党形象。 然而,她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根本不具备与中央政府“对等谈判”的资格。这种错位的政治想象,最终只会让国民党在历史进程中沦为边缘角色。 《反分裂国家法》明确规定,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统一是国家主权的内政。 从国际法层面看,《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文件早已确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1971年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更从根本上否定了台湾的“国际人格”。 郑丽文若真想推动两岸关系,就必须在这个宪制框架内行事,而非幻想成为“谈判对手”。 当下,国民党身为台湾地区在野党,未握有执政权柄。从法理层面而言,其亦缺乏代表台湾人民之依据,难以在政治舞台上发挥执政主导作用。 其所谓“推动两岸对话”的主张,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投机。 正如岛内学者指出,国民党若想发挥作用,应聚焦民生议题,而非越俎代庖地充当“政治掮客”。 例如,国民党在立法机构推动的“小三通”复航提案,虽然值得肯定,但仍属于地方性事务,与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不可同日而语。 马英九主政时推行“不统不独不武”之策,乍看维系了两岸一时和平表象,然深入剖析,此策使国民党在战略层面渐失主动,陷入被动困局。 这种模糊路线既无法满足大陆对统一的根本要求,也无法回应台湾社会对身份认同的深层焦虑。 郑丽文若重蹈覆辙,试图以“九二共识”为筹码换取政治利益,最终只会让国民党在“统独”博弈中失去最后的公信力。 国民党的困境,本质上是对自身角色认知的困境。 作为一个地方性政党,其价值不在于决定“要不要统一”,而在于如何在“一个中国”框架内,为台湾民众争取更优的统一方案。 例如,推动两岸经济融合、促进文化认同、维护台胞权益等具体事务,才是国民党真正的发力点。 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其进程浩浩汤汤,不会因任何人的虚妄幻想而有片刻停歇,它以不可阻挡之势,驶向未知却注定不凡的远方。 郑丽文若想避免重蹈国民党的覆辙,就必须清醒认识到,台湾不是一个国家,国民党更不是一个“对等”的政治实体。 与其在“谈判桌”上虚张声势,不如脚踏实地做好“省内协调人”,为两岸和平统一积累真正的民意基础。 你认为国民党该如何调整两岸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