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警告:如果中国不再向美国出售稀土,美国将中企踢出全球股市、从SWIFT支付体

老阿七说史 2025-10-22 12:49:26

美国警告:如果中国不再向美国出售稀土,美国将中企踢出全球股市、从SWIFT支付体系中踢出中国企业,请问中国你如何招架? 如果中国真的把稀土的阀门拧紧,美国就要搬出金融“大杀器”反制?踢出SWIFT、剔除中企、切断融资……听起来像是旧冷战剧本重演。 问题是,这一回,中国手里可握着全球最不可替代的资源牌。 这场博弈,不是嘴炮,而是硬碰硬的权力对撞。 一边是稀土这种“工业味精”的命门控制,一边是美元霸权下的金融绞链。 但真要一较高下,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不能失去对方”的那一方?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重磅发布两项稀土出口管制新规: 一是,对涉及军事用途的稀土技术原则上禁止出口;二是,半导体用稀土技术,逐案审批。 稀土,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但它对现代高科技产业却是“最不起眼、也最不能少”的命脉。 别看一台F-35隐形战斗机风光无限,背后关键部件都得靠中国稀土支撑。 美国最清楚,中国真拔了这根“电源线”,它的高科技军工和新能源产业立马熄火。 美国反应格外激烈,从贸易代表办公室到财政部长贝森特试探,中国没搭理。 美国开始摊牌,听起来像是金融“核弹”?可真炸得响吗? 稀土这张牌,中国不仅有,还拿得稳、控得准、打得狠。 中国稀土产量全球第一,没人能绕得开,精炼产能更是全球领先。 别的国家也有矿,比如美国、澳大利亚,但问题是——只会挖不算真本事,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采矿-冶炼-分离-深加工”全流程产业链的国家。 冶炼分离这个环节,中国占全球85%的产能,是其他国家干不来的“高精尖活”。 这次管制不是一刀切,而是“点穴式”打击,管军事和半导体,不碰民用和消费电子,是标准的“精准制导”,国际上都找不到话柄。 这种做法符合《瓦森纳安排》下的国际规则,美国想拿国际道义来指责中国,根本站不住脚。 更关键的是,不止美国怕,连欧盟的新能源车企也坐不住了,大众、宝马都在私下找中国谈“保供协议”。 欧洲正在评估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怕得不是中国断供,而是美中一旦摊牌,自己成了陪葬。 美国的威胁听起来很吓人,尤其是SWIFT和资本市场这两张“老底牌”,但真要掀桌子,受伤的,不止中国。 踢出SWIFT?代价比你想的还大。 SWIFT是全球最广泛使用的金融通信系统,理论上美国可以把谁踢出去,但问题是,中国早有备手。 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近年来快速扩容,已经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 中国正在推进包括铁矿石、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人民币结算,和欧盟、阿根廷、中东多国签署本币互换协议,不再靠美元结算。 这不是嘴上说说,是实打实的“去美元化”操作。 真要把中国踢出去,全球金融市场会先乱套,欧洲的银行和企业,没了与中国的金融通道,怎么做生意? 美国自己一堆对中国出口的企业,也会立马陷入付款和清算的麻烦,这不是金融“核弹”,这叫“同归于尽”。 至于把中企踢出美股?那只是赶鸭子上架。 从2020年起,美国就开始用各种监管手段逼中概股退市。 审计底稿、数据透明度……现在很多中企自己都不想留了,主动回归A股、港股,融资更稳、估值更高、风险更低。 把中国公司全赶走,华尔街的基金和投行怎么办?他们这些年在中概股上赚得盆满钵满,现在突然断粮,压力全在自己身上。 这场稀土博弈,说到底,是一场“相互确保摧毁”的心理战。 中国若真断供,美国的军工、新能源和高端制造短期内难以为继,美国若真下狠手踢出SWIFT,中国会感到痛,但美欧的金融系统先乱。 这不是谁能赢,而是谁先崩。 中国并没有“全禁”,而是精准出手,保留谈判空间,美国也不是立马动手,而是放风吓人,争取筹码。 这是一场高水平的“战略博弈”,而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狠游戏。 中国的应对,也不止稀土一条线,新能源电池、光伏面板、稀有金属,中国已经是全球供应链的中枢。 再往下走,还有深海矿产布局、太空资源战略,这不是短期应激反应,而是长线规划。 同时,中国在全球资源市场也在加快布局,非洲、拉美、中东的矿产合作越来越深入,人民币结算也在这些区域落地。 这是用“资源+金融”的双轮驱动,逐步摆脱对单一系统的依赖。 美国的威胁不是虚的,中国也不是没准备。 一边是掌控全球产业命脉的“稀土铁拳”,一边是看似强大却制约重重的“金融长鞭”。 这场对决,谁都不能轻举妄动。 短期看,美国的高姿态不过是谈判筹码,长期看,中国的战略筹谋和产业根基,才是在大国博弈中的真正底牌。 这不是谁嗓门大就能赢的战役,而是谁更沉得住气、更看得长远,在全球风雨欲来的格局下,一国的安全,不止靠资源,更靠定力。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网《中国商务部再回应稀土出口管制措施》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老阿七说史

老阿七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