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中国关于AI真正有能力出手资本,都在我的朋友圈内了。可能因为Deep

怒喵李楠 2025-10-22 12:03:26

基本上中国关于 AI 真正有能力出手资本,都在我的朋友圈内了。

可能因为 DeepSeek OCR 的发布,他们又开始看和研究相关的公司和问题。

但是我发现,就像早期一些很有名的投资机构鼓吹 2B 行业模型一样,他们还是容易用软件的思维模式,去考虑模型。

但是,投资人是很会问问题的,他们的 QA 肯定比微博评论抬杠质量高很多很多,我大概总结了一下,放在这里,三年之后可以回来看看。

Q:端侧模型的前景?

A:专用端侧加速算力芯片,低价格,低功耗。SLM 能力不断优化。离线能力。

Q:会不会卷垂直场景?比如 某派的模型,整理金融纪要可以比 GPT 更好。

A:可能,但是低价值。场景 〉方案,是软件的思维方式。模型时代,是训练〉获得通用能力〉微调/提示词工程解决行业问题的思路。行业门槛会很低。

Q:模型会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吗?

A:最后一公里的真正门槛应该是硬件。

Q:SLM 是否意味着硬件厂家做有优势?

A:应该是 allinone vs open source 的局面。会双赢。

Q:眼镜是不是要等AI手机成熟了、把app都迁移到AI环境里面了,才会起大量?

A:我很怀疑,这是用软件的思维方式去推演模型,到现在为止这种思维方式都是不准的(比如曾经相信细分行业模型的高价值)。

Q:眼镜本身会找到痛点场景?靠痛点场景产生购买?

A:传感器的普及和模型能力的增长自然会发现痛点和解决痛点。

Q:这个应该就是open AI做硬件的思路?

A:meta 更快,glasses 的量级其实足够了。iPhone2G 无非 100 万台而已。

0 阅读:18
怒喵李楠

怒喵李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