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比奥10月20日发文称,在中美经贸谈判桌上,中国只有稀土、大豆、芬太尼等少量筹码,而美国则是“全领域”筹码。但鲁比奥并不知道,中国的筹码可不是“少而精”,而是“多而狠”。(澎湃新闻) 鲁比奥轻描淡写的“稀土筹码”,实则是掐住美国军工脖子的致命武器。F-35战机每架需要417公斤稀土材料,爱国者导弹制导系统依赖钕铁硼磁体。中国掌握全球60%的稀土开采和85%的加工能力,更关键的是提纯技术——美国即使重启矿山,生产出的粗矿也要运到中国加工。 2024年的教训历历在目:中国对镓、锗实施出口管制后,美国雷神公司导弹生产线一度停工。现在中国新增对铌的出口限制,这种材料是制造F-135发动机叶片的关键,美国库存只够维持3个月。 大豆不仅是贸易数字,更是地缘政治杠杆。美国中西部农业州是共和党票仓,中国精准打击大豆进口,使艾奥瓦州农场主破产率在2024年上升18%。更厉害的是替代策略——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占比从2018年的45%升至2025年的82%,这种市场转移是永久性的。 畜牧业链条更脆弱。中国暂停美国牛肉进口后,科罗拉多州牧场主被迫宰杀母牛。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对华农产品出口下降使美国农业GDP缩水0.3%,这数字看似不大,但集中在摇摆州,足以影响选举结果。 鲁比奥将芬太尼简单看作禁毒议题,却忽略其社会杀伤力。美国每年10万人因药物过量死亡,其中70%涉及芬太尼类似物。中国掌握着前体化学品的全球供应,一旦彻底断供,美国黑市价格将暴涨300%,引发更严重的街头犯罪潮。 更聪明的是法律反击。中国2024年整类列管芬太尼物质,反而占据道德高地。现在美国地方政府起诉制药公司的案件,证据多数需要中方提供,这种司法依赖,是鲁比奥没算到的软肋。 中国有14亿人口的统一大市场,内循环潜力远超美国。疫情期间中国超市货架从未空置,而美国婴儿奶粉危机持续半年。这种社会治理能力,本身就是谈判底气。 更关键的是危机应对。中国粮食自给率98%,能源自给率80%,而美国许多战略物资依赖进口。真正承受不起长期对抗的,可能是美国自己。 人口结构上,美国依赖移民,而中国正在提升人才质量。教育数据显示,中国STEM毕业生是美国的8倍,这种人力资本差距,决定长期竞争力。 技术追赶速度更明显,中国在人工智能论文数量上已超美国,专利质量快速提升。鲁比奥抱怨的“技术盗窃”,恰恰说明中国学习能力惊人。 鲁比奥忽视了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全球学习汉语人数突破2亿,孔子学院虽被诟病,但语言传播自带文化影响。更直接的是旅游经济——疫情前中国游客在全球消费2580亿美元,这种经济诱惑,使各国不敢轻易反华。 影视输出更巧妙。《三体》等作品在全球热播,改变着世界对中国的认知。这种文化叙事权,逐步消解西方话语霸权。 中国光伏装机容量相当于美国3倍,风电装机是美国2倍。这种绿色产能,使中国掌握气候谈判主动权。美国若退出气候合作,将失去道德领导力。 更关键的是碳关税话语权,中国正在建立自己的碳核算体系,未来可能反向对美国征收碳税。这种规则反制,鲁比奥尚未意识到。 美国精英长期沉浸于“霸权思维”,难以理解非对称博弈。中国擅长的不是正面抗衡,而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种东方智慧,西方政治人物需要时间领悟。 更本质的是制度差异,中国能执行跨代际战略,而美国政策受选举周期切割。这种时间尺度差异,使中国在长期博弈中占优。 1990年代美国打压日本时,日本只有汽车和半导体两张牌。而中国拥有全产业链优势,这种经济韧性远超当年日本。 与苏联对比更明显:中国深度融入全球体系,美国无法像冷战那样组建全面封锁圈。这种相互依存,是中国的最强防护甲。 2027年将是实力对比转折点。按当前增速,中国经济规模将超美国80%,这种量变引发质变。 技术突破更值得关注。中国在量子计算、可控核聚变等前沿领域可能率先突破,这种科技飞跃将重塑博弈格局。 中美将形成“竞争性共存”模式。美国接受中国在某些领域领先,中国容忍美国在部分领域优势。这种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双方调整心态。 更现实的是议题交换。美国在安全领域让步,中国在贸易领域妥协。这种利益交换,比零和博弈更可持续。 鲁比奥的言论反映的是华盛顿的焦虑而非自信。当中国能通过断供降压药原料就让美国医院停摆,当中国投资者抛售美债就能引发金融市场震荡,这些“小而狠”的筹码组合起来,就是足以撼动美国根基的战略力量。 大国博弈不是扑克牌游戏比谁牌面大,而是围棋对弈讲究势地平衡。中国正在下的,是一盘鲁比奥们看不懂的大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信息来源:特朗普对中国列出三大问题,中方表态 2025-10-20 16:30·澎湃新闻
过去72小时,中美稀土博弈没再打嘴仗,直接动了真刀真枪。美国想用立法逼中国让
【20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