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在巴厘岛假装中国人,刚报完身份,立马追问“有没有优惠”,眼神里的期待都藏不住 结果店员直接递上张中文优惠单——“发XX书能减10万印尼盾”,俩人瞬间卡壳,盯着满页中文半天说不出话,就光认识“10万”俩数字,连装都装不下去,最后只能慌忙溜出门,估计身后店员都看懵了。 这场景看着滑稽,细想却挺窝火。为啥总有人把“中国人”身份当“蹭福利工具”?想占针对中国游客的便宜,却连最基础的中文都懒得学,满心都是投机取巧,哪有半点真诚? 之前也听过类似的事,有人在外头蹭了中国游客的便利就往身上贴,可一旦出点问题,立马撇得干干净净,把好好的身份搞得乌烟瘴气。 咱们中国游客在外头向来守规矩、有素质,买东西排队、尊重当地文化,不少商家愿意给优惠,看重的就是这份信任。 可这些冒充者倒好,不仅丢了自己的脸,还容易让国外商家对中国游客产生误解,平白坏了咱们的口碑。 其实旅游图的就是舒心,是哪国人就大大方方说,想拿优惠就按规矩来,靠装样子走捷径,早晚得露馅。
韩国人在巴厘岛假装中国人,没想到因看不懂中文被识破,店员问他们来自哪里,她们说“
【7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