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显然当面“骂了”泽连斯基,并且逼他同意割让整个顿巴斯给俄罗斯,以结束战争。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10-21 19:49:25

特朗普显然当面“骂了”泽连斯基,并且逼他同意割让整个顿巴斯给俄罗斯,以结束战争。 据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上周五举行的特朗普与泽连斯基白宫会晤多次演变成“对骂”,特朗普“一直在咒骂”。 特朗普上任后,对俄乌冲突的态度像钟摆一样摇摆不定。年初的阿拉斯加峰会,他曾强硬要求普京让步,甚至公开推动盟友减少对俄石油进口,以挤压莫斯科的经济命脉。那时,他还公开支持乌克兰收复全部失地,显示出一种交易者的算计,希望通过施压换取和平筹码。可几个月过去,10月16日与普京的通话改变了风向。普京提出新方案:乌克兰放弃顿巴斯剩余控制区,换取俄罗斯从赫尔松和扎波罗热部分撤军。这比阿拉斯加时的要求稍松,但本质仍是领土交换。特朗普迅速转向,次日白宫会晤中,他不再是乌克兰的盟友,而是普京的传声筒。知情人士透露,这次会面从头到尾充满对抗,特朗普反复强调俄罗斯经济稳健,与他先前预言俄方崩溃的说法自相矛盾。这种立场转变,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特朗普一贯的实用主义:他视战争为交易,领土不过是筹码,忽略了乌克兰的生存底线。 泽连斯基此行本是为东部战线争取战斧巡航导弹,增强防御能力。乌克兰坚持先沿现有交火线停火,再谈长期协议,并索要西方安全保障,以防俄罗斯卷土重来。这与普京的直接和平协议要求相差甚远,后者还附加北约不得东扩的条件。特朗普却视之为拖延,他直接复述普京观点,称冲突只是“特殊行动”,而非全面战争。更极端的是,他敦促泽连斯基接受整个顿巴斯让步,以换取停火。这片地区不仅是乌克兰工业心脏,更是象征国家尊严的阵地。割让它等于打开潘多拉盒子,俄罗斯可能借机推进更多领土。泽连斯基的拒绝在情理之中,他身后有欧盟撑腰,德国和法国等国已承诺持续军援,避免乌克兰孤立无援。特朗普的施压虽猛烈,却忽略了欧洲的集体力量,这让他的个人外交在中东成功后,在这里碰壁。 这场会晤的背景,还得追溯到特朗普的中东经历。他成功调解加沙停火,赢得掌声,自信心爆棚,以为俄乌也能复制那种戏剧性交易。在中东,他握有财政武器和技术优势,能轻松胁迫领导人让步。可俄乌不同,俄罗斯是大国,普京不愿轻易低头;乌克兰则有欧盟后盾,泽连斯基不是孤家寡人。阿拉斯加峰会后,欧洲领袖曾集体陪泽连斯基访美,给特朗普施加压力,让他一度转向对俄强硬。可如今,特朗普又翻脸,他相信私人关系能说服普京,也认定自己捏着乌克兰的援助命脉,能逼泽连斯基就范。这种反复,不仅暴露了他的谈判风格,还反映出美国国内分裂:共和党支持快速停火,民主党担忧拱手让利俄罗斯。结果,会晤无果,导弹援助泡汤,乌克兰战线压力倍增。 特朗普的转变,也与国内政治挂钩。他眼下瞄准诺贝尔和平奖,中东协议是敲门砖,俄乌若成,就能锦上添花。可现实远比想象骨感,加沙停火刚签,就遭违反;俄乌谈判更无进展。普京的新提议虽有退让,但乌克兰视之为陷阱,坚持现有线冻结。特朗普在会晤中扔掉地图,称厌倦前线红线,这话听来刺耳,却透出他对战争细节的漠视。他更在意大局交易,忽略顿巴斯居民的苦难,那里已是废墟,平民流离。俄罗斯经济虽受制裁,但能源出口稳住阵脚,这让普京底气十足。特朗普的咒骂,或许是气急败坏的表现,但也暴露美俄私下互动的深度,这让欧洲官员忧心:美国是否在悄然倒向莫斯科? 乌克兰的坚持,不是顽固,而是教训使然。2014年克里米亚被吞并后,停火协议形同虚设,俄罗斯卷土重来。泽连斯基深知,领土让步换不来持久和平,只有安全保障才能震慑普京。欧盟的军援虽及时,却无法填补美国缺口。特朗普的施压,让乌克兰处境更难:东部顿巴斯战火不灭,士兵伤亡惨重,冬季补给成难题。国际社会反应两极,俄罗斯媒体嘲笑泽连斯基,欧洲则重申支持。特朗普事后在社交媒体发帖,称泽连斯基“不识好歹”,这更像甩锅,而非反思。他的策略在美国内政有效,在国际舞台却显稚嫩:大国博弈需平衡,而非单边威胁。 长远看,这次会晤加剧了俄乌僵局。特朗普计划与普京在布达佩斯会面,但俄方拖延,显示诚意不足。乌克兰转向欧洲,朔尔茨和马克龙承诺新一批坦克和防空系统,这让战线勉强稳住。可援助疲劳已现,欧洲经济承压,美国国会也分歧严重。特朗普的反复,不仅伤了乌克兰心,还让盟友疑虑:华盛顿的承诺,还值几分?普京趁机推进顿巴斯攻势,平民伤亡数字攀升。这场冲突,本该是正义与侵略的较量,却被交易逻辑扭曲。泽连斯基的韧性,值得敬佩,但他需更多国际合力,方能守住底线。

0 阅读:74

猜你喜欢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