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报道消息,我国重型合成旅已经出现在中印边境敏感地区附近。一眼看去,全部都是清一色最新型15式轻型坦克。太壮观了,让拉达克山区的印军第14军蹲着颤抖吧! 这支部队最厉害的不是坦克多,是能把所有兵种拧成一股绳。以前的部队,坦克是坦克队、步兵是步兵队,遇事得等半天支援。现在这合成旅编了 8 个营,4 个合成营冲在最前面,每支营里既有 15 式坦克,又有能载步兵的装甲车,甚至还带了小型无人战车。 这玩意儿才 1 吨多,能扛 4 枚反坦克导弹,零下 30 度的天也能待 8 小时,去年在加勒万河谷就试过侦察完直接打击,根本不用士兵冒险。 后面的炮兵营更是大杀器。05A 自行火炮的炮管上有特殊装置,风再大也不影响准头,6 门炮一起开火,12 发炮弹能同时砸在一个目标上,10 公里外眨眼就能炸出一片火海。 印军那 “丹努什” 火炮差远了,算个弹道得靠人工,凑齐 6 门炮打完一轮至少要 20 分钟,等它准备好,咱们的炮兵早转移了。 天上的威胁也别想钻空子。印军这两年往拉达克派了不少 “苍鹭” 无人机,总想着偷偷侦察。可咱们的防空营早把网织好了:红旗 - 17A 导弹车的雷达能扫 18 公里远,12 个空中目标一起盯都没问题,之前在喀喇昆仑山口测试,模拟战机的靶弹一下就打下来了。 还有 09 式高炮,每分钟能打 1000 发炮弹,专门对付印军那些慢悠悠的无人机,飞进来就别想跑。更绝的是,前面的部队看到空中目标,15 秒就能把位置传给防空营,印军还得层层上报等指挥,等反应过来,目标早没影了。 咱们的士兵在高原上,日子比印军舒服太多。支援营的通信设备特给力,就算在班公湖峡谷那种信号差的地方,也能随时通话。保障营更厉害,有专门的热食方舱,零下 35 度的天,1 小时就能给 500 人做上热乎饭,米饭、红烧肉端出来还冒着热气,甚至能把做好的火锅底汤运到前线,加热就能吃。 现在驻训更方便了,边境有 “公物仓”,野战帐篷、制氧机这些物资不用自己带,到地方直接领,驻训的行李能少带 60%,省下时间全用来练兵。再看印军,去年冬天有士兵在网上吐槽,领到的压缩饼干都过期 3 个月了,喝水每天就两瓶,运水的车还老陷在路上。 装备坏了也不怕,咱们的保障营当场就能修。印军可惨了,去年一架 “阿帕奇” 直升机在拉达克坠毁,愣是折腾了五个月,最后只能拆成 400 个零件一点点搬下山,光维修人员适应高原就花了 21 天。他们的坦克坏了,得用牵引车拖到列城的修理厂,来回至少两天,等修好了,仗都打完了。 其实这支部队能这么牛,不光是装备好,路和后勤都跟得上。G219 国道拉达克那段,去年加了 12 个防滑坡道,还有 8 个临时会车点,15 式坦克跑起来一点不费劲。 炮兵打靶准,是因为早就把拉达克每座山、每条河谷的高度都测好了,数据直接输进火控系统。连补给都有 “2 小时圈”,后面兵站的物资,俩小时就能送到前线。 可印军呢?12 万兵力堆在拉达克,装备却来自俄罗斯、美国、以色列,美国的反坦克导弹装在俄罗斯的装甲车上根本用不了。他们想往前线运物资,路太烂,好多装备半道上就卡住了,只能租民用直升机送货,还怕自己的飞机摔了缩短寿命。说白了,他们是 “一堆零件凑一块儿”,咱们是 “所有家伙拧成一股劲”,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咱们把合成旅摆在这,不是想挑事,是想告诉所有人,真要动起手来,这些家伙,可不是吃素的。
真够震撼的!乌军在顿巴斯327高地把三层钢筋混凝土工事挖到地下靠精准交叉火力
【6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