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一名穿着清凉的韩国女子双腿叉开,以一种十分豪放的姿势坐在两名美国大兵的腿上,笑靥如花! 1945年,日本投降,朝鲜半岛光复。但老百姓还没来得及高兴,南北就被划了一道“三八线”,美国和苏联,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博弈。咱们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南边,那群坐着军舰、开着吉普车登陆的美国大兵,以及他们身边的韩国女人们。 这些美国大兵,大多是二十岁上下的毛头小子,刚从残酷的二战战场上下来,一下子被扔到这个陌生的东方国度。他们口袋里有美元,嘴里嚼着口香糖,身上有巧克力和尼龙袜。这些东西,对于当时一穷二白的韩国来说,简直就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奢侈品”。 那会儿的韩国有多穷?这么说吧,饭都吃不饱是常态,很多人连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一个刚摆脱殖民的国家,百废待兴,物资极度匮乏。这时候,美国大兵的出现,就像是往平静的湖面扔下了一块巨石。 于是,一种特殊的生态圈,就这么形成了。在美军基地周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各种酒吧、俱乐部和商店。这些地方,被后来的人们称为“基地村”。 “基地村”里的女人们,来源很复杂。有战争孤儿,有走投无路的农家女,也有单纯想见识外面世界的城市姑娘。她们学着说蹩脚的英语,学着画时髦的妆,学着怎么讨好那些高大的、金发碧眼的美国军人。她们被冠上了一个不太好听的名字——“洋公主”。 咱们文章开头照片里的那个姑娘,很可能就是她们中的一员。她坐在大兵腿上,也许是为了一顿饱饭,也许是为了几块美元给家里买药,又或者,她真的爱上了其中一个大兵,憧憬着能跟他去那个叫“America”的天堂。 但这种建立在巨大权力不平等之上的关系,注定是脆弱和危险的。 你说有没有真感情?肯定有。不少美国大兵和韩国姑娘结了婚,后者成了“军嫂”,远嫁美国,改变了自己和整个家族的命运。直到今天,在京畿道平泽市这样的美军基地重镇,还能看到很多韩美结合的家庭。 但更多的,是悲剧。 很多大兵只是逢场作戏,他们在韩国驻扎几年,享受着“国王般”的待遇,一旦任期结束,便拍拍屁股走人,留下身后一堆烂摊子——被抛弃的女人,和一群被称为“GI babies”的混血儿。这些孩子在当时极端注重单一民族血统的韩国社会,受尽了歧视和欺凌。 更让人心寒的,是韩国官方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你可能以为,这是一个国家衰弱时,女性被迫出卖尊严的悲惨故事。但真相远比这更残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韩国的一些地方政府,不仅默许,甚至是有组织地助长这种服务美军的“特殊产业”。 为啥?两个字:利益。 一方面,是为了赚取宝贵的外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韩国经济还没起飞,这些“洋公主”用青春和身体换来的美元,是国家建设急需的资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稳住驻韩美军,维系所谓的“韩美同盟”。在他们看来,满足美国大兵的“生理需求”,是一种“爱国行为”,是为国家安全做的“贡献”。 当时甚至有官方组织的“净化运动”,定期给这些女性做性病检查,目的不是为了保护她们,而是为了确保她们能“健康地”为美国盟友服务。 2014年,122名曾经的“基地村”女性,鼓起勇气,将韩国政府告上法庭。她们指控政府在当年不仅没有保护她们,反而是这一切的纵容者和管理者。经过多年的拉锯战,2022年,韩国最高法院最终判决,承认国家对“基地村”女性的性剥削负有责任。 这句迟到了半个多世纪的道歉,对那些已经白发苍苍、一生背负污名的老奶奶们来说,不知道是安慰,还是更深的讽刺。 时间快进到七十年代,韩国经济开始起飞,史称“汉江奇迹”。人们的生活好了起来,但“基地村”文化并没有消失,它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存在。美国大兵和韩国女性的故事,依然在酒吧里、在舞会中上演。只不过,女性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不再完全是为了生存。 而今天,驻韩美军的规模虽然从最高峰的32万人减少了许多,但依然是韩国社会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韩美同盟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从单纯的“保护与被保护”,变得更加复杂。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去看1947年的那张照片。 那个姑娘豪放的坐姿,灿烂的笑容,在了解了这一切之后,你还能简单地用“开放”或者“堕落”来评价吗? 她的笑,可能包含了对未来的憧憬,对贫困的无奈,对强权的迎合,甚至是对命运的嘲弄。 这是一个年轻生命在特定历史时期,为了活下去,所能做出的最直接的反应。她的身体,不只属于她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大国博弈的牺牲品,成了一个国家屈辱历史的注脚。
1948年韩朝分裂后,两国不约而同地开展了废除汉字的运动。开始的时候,朝鲜做得非
【151评论】【15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