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一天,周作人回家见妻子掩面哭泣,问及原因,怎料妻子一句话,他次日便和敬重40年大哥鲁迅绝交,而鲁迅更是不解。 想象一下,兄弟俩从小相依为命,互相扶持40年,却因为妻子一句话,就彻底断绝关系。大哥鲁迅一头雾水,周作人却铁了心绝交。这背后到底藏着啥家庭纠葛?经济压力,还是人际矛盾?读下去,你会发现真相远比表面复杂。 周树人1881年生在绍兴一个衰落士绅家,父亲早逝,母亲靠卖首饰维持生计。他早年读私塾,1898年进南京学堂,1902年去日本留学,先学医后转文,回国后在北京教育部工作。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推动新文化运动。周作人1885年生,早年随兄求学,1906年赴日,1909年娶羽太信子,回国后在北京大学教书,翻译日本文学。 周建人1888年生,1908年赴日,回国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编辑生物书。羽太信子1888年生东京普通家,早年做侍女,婚后管家务,但花销大,常买日本货。朱安1878年生绍兴,1906年嫁周树人,但两人分居,她侍奉婆婆。周树人资助弟弟们留学和生活,周作人依赖兄长,周建人收入少也靠补贴。三兄弟早年感情好,周树人常负担家用,包括羽太信子家人的费用。 周作人娶信子后,她带来妹妹芳子,周建人后来娶芳子,但婚姻不稳。羽太信子性格强势,常干预家事,导致小摩擦。周树人工作忙,收入高但常被欠薪,周作人收入稳定,但信子觉得自家吃亏。周树人早年弃医从文,是为唤醒国人,周作人专注翻译,推动白话文,周建人传播科学知识。这些背景,让三兄弟在北京合住时,表面和睦,实则隐患埋下。 1919年冬,周树人买下北京八道湾房产,三家合住。周作人夫妇带孩子,周建人一家也住,羽太信子管饭,每月收五百多伙食费。周树人收入一千多,几乎全交,朱安吃得少。周作人收入近三千,但信子常超支买东西。 周建人收入低,主要靠兄长。1923年上半年,周树人薪水拖欠,交费不稳。7月中旬,信子向周树人要钱,说了难听话,周树人决定不一起吃饭。周作人问信子原因,她说周树人偷看她洗澡。周作人信了,次日写绝交信。周树人不明所以,很快搬出。信子不只这次,她常讽刺朱安无子,还扔周树人给孩子的糖。信子把妹妹嫁周建人,用手段促成。 周树人负担多,包括信子弟妹学费,但信子嫌他交费少。经济是主因,周树人两人吃饭,周作人五人,周建人四人,周树人实际吃亏。信子管钱,却挥霍,导致入不敷出。周树人没想决裂,只是不吃饭,但信子的话让周作人下定决心。兄弟40年情谊,就此断。周树人委屈,但没争辩。信子行为,让家庭分裂。周作人没核实,就信妻子,导致后果。 决裂后,周树人带母亲朱安搬砖塔胡同,继续教书写作,出版《彷徨》等。1926年南下厦门,1927年广州,后定上海,创办杂志,1936年病逝上海,享年55岁。周作人留八道湾,教书翻译,出版文学史,战后被捕,1956年释,回北京写散文,1967年逝世,享年82岁。羽太信子1960年先逝。周建人与芳子分居,后娶王蕴如,继续编辑科普书,1984年逝世,享年95岁。 三兄弟再无往来,家族散开。周树人晚年专注杂文,周作人闭门著述,周建人传播科学。决裂影响深,周树人作品多批判,周作人转向笔记。周树人去世时,周作人没公开悼念。周建人独立生活,没卷入纠纷。历史看,这事反映家庭经济和性格冲突。周树人一生节俭,周作人依赖,周建人低调。信子作用大,她管家却制造矛盾。兄弟间裂痕,到死没愈合。周树人遗产影响文学,周作人晚年清苦,周建人科普贡献大。
1923年一天,周作人回家见妻子掩面哭泣,问及原因,怎料妻子一句话,他次日便和敬
丽旭夜谈娱乐啊
2025-10-21 11:01:3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