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对夫妻去内蒙古玩,发现路边地里有很多蔬菜、土豆,竟然直接跑地里捡,农户发现

拾九观人间 2025-10-21 10:54:14

河北一对夫妻去内蒙古玩,发现路边地里有很多蔬菜、土豆,竟然直接跑地里捡,农户发现后,不但不阻拦,反而催促他们:快捡吧,随便捡!原来,这些蔬菜都是农户不要的,就算他们不来捡,也是放在地里烂掉,夫妻俩1整天,捡了500斤,整个冬天的蔬菜都有了!网友:这样挺好的,不浪费粮食!   十月的北方,秋风吹散了夏末的燥热,正是自驾出游的好时候。   河北的张先生和妻子早就计划着去内蒙古看草原秋色,收拾好行李、加满油箱,两人一路向北,盼着能见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阔景象。   可谁也没料到,这趟以风景为目的的旅行,会在一片农田里收获最意外的温暖。    车子驶进内蒙古东部的乡村公路时,路两旁的景色从草原渐渐变成了规整的农田。   秋收刚过,地里的作物大多已经收割完毕,只剩零星的秸秆留在土里。   可张先生妻子偶然往窗外一瞥,却发现不远处的田里有些不一样。   一片片绿色散落在褐色的土地上,走近了才看清,是没被收走的白菜、土豆和洋葱。   她拉着张先生停下车,两人沿着田埂走过去,蹲下身仔细看。   白菜裹得紧实,外层菜叶还带着刚从土里拔出来的湿润泥土气,比市场上卖的小一圈,却透着新鲜。   土豆埋在浅浅的土层下,扒开土一看,表皮光滑得能映出田埂边的野草影子,没半点虫眼,这么好的菜,怎么没人收啊?   张先生妻子小声嘀咕,两人心里满是疑惑,既觉得可惜,又不敢贸然动手。   毕竟长在别人地里的菜,就算没人要,随便拿也不合适。   就在两人蹲在田埂边犹豫时,远处传来了拖拉机的突突声,一位穿着深蓝色劳动服、皮肤黝黑的农户大爷扛着锄头往这边走。   看到他们,远远就笑着喊,你们是来玩的吧?想捡菜就捡,这些没人要了,留着也是烂在地里!   听到这话,夫妻俩才放下心来,赶忙迎上去问清楚。   大爷擦了擦额头的汗,指着地里的蔬菜解释,这是晚熟的菜,前段时间用机器收过一批了,剩下的要么是个头小,要么是长得歪,收购商不要。   你说雇人来二次捡吧,人工费比这些菜卖的钱还多,不划算。   再说咱们这儿冬天来得快,过不了半个月土地就冻硬了,菜也存不住,与其烂在地里当肥料,不如让你们拿回去吃,不浪费。   说着,大爷还转身从自家田边的棚子里抱出两个大编织袋,塞到他们手里,那边的土豆土松,好挖,你们多捡点,冬天菜贵,能省不少钱。   有了大爷的许可,夫妻俩挽起袖子忙活起来。   张先生负责挖土豆,蹲在垄边,小心翼翼地扒开土层,把大小合适的土豆一个个捡出来,生怕碰坏了。   妻子则负责挑白菜和洋葱,把外层有点蔫的叶子摘下来,只留里面新鲜紧实的部分,再分类装进袋子里。   从上午太阳刚升到半空,到傍晚夕阳把田野染成金黄色,两人几乎没歇过脚,田埂边的袋子越装越满,最后称重时才发现,足足有500斤。   后备箱塞得严严实实,后座也腾出一半空间堆菜,车子开在路上,两人看着满车的收获,心里比看到草原风景还高兴。    回到河北老家后,夫妻俩第一件事就是整理这些“战利品”。   看着储藏室里堆得像小山一样的蔬菜,张先生妻子忍不住跟邻居感慨,这500斤菜够我们吃一冬天,省的菜钱比来回的油钱还多。   更重要的是,内蒙古大爷的热情,让我心里一直暖烘烘的。   这件事被夫妻俩分享到网上后,很快引来不少网友热议。   其实,像这样“共享尾货蔬菜”的情况,在全国不少农村都能见到。   这些农户不是“不差钱”,而是知道“浪费更可惜”。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农产品损耗率约15%,其中蔬菜因保鲜期短、运输难,损耗率能达到20%以上。   而这些“尾货蔬菜”的再利用,正是减少损耗的一种朴素智慧。    张先生夫妻俩当初奔着草原风景去,却意外收获了比风景更珍贵的东西。   那500斤蔬菜,装的不只是一冬天的食材,更是农户对粮食的敬畏,对陌生人的善意。   在追求“完美商品”的当下,那些因个头小、长得歪而被“剩下”的蔬菜,反而成了连接城乡、温暖人心的纽带。    

0 阅读:194

评论列表

风云

风云

1
2025-10-21 19:55

应该开皮卡去

江渐月

江渐月

1
2025-10-21 11:56

[赞][赞][赞]

东北偏东

东北偏东

1
2025-10-21 19:20

哪能捡到狗头金?听说有人捡到发财了。

拾九观人间

拾九观人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