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清华大学发布讣告: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

科海群星谱 2025-10-20 18:26:48

​​10月18日,清华大学发布讣告: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10 月19日,在清华大学杨政宁先生的缅怀室里,杨政宁先生的照片被黄白菊花簇拥着,前来悼念的师生络绎不绝、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北京大学在公众号上发文悼念,称其为“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祖国的科教事业作出卓越贡献”,“是一位照亮了现代物理学天空的科学家。” 我们中国人知晓杨振宁先生的名字,大多数因为他是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而这一荣誉只是他百年生涯中最为耀眼的一项而已,他的学术成果与贡献,已经远非一个诺奖所能涵盖。除了为他赢得诺奖的成果——与李政道共同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原理”,他与米尔斯共同创立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则被业界公认为杨振宁先生最大的科学贡献,是20世纪后半叶理论物理的巅峰成就。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曾说,20世纪物理学的里程碑有三件事:“一是相对论(爱因斯坦),二是量子力学(狄拉克),三是规范场(杨振宁)。”丁肇中的这一评价,无疑是将杨振宁先生的工作放在了物理学史的巅峰序列。 在杨振宁先生90岁生日的时候,清华大学曾经送给他一件生日礼物,一个黑色立方体:四个侧面分别刻的是他在场论、粒子物理、统计物理和凝聚态物理领域的13项重要贡献。一个人一生能有一件为世人称道的成就已经很难能可贵,而杨振宁先生的贡献却有如此之多,高如山岳,多如星斗,令人仰之弥高。毫无疑问,杨振宁先生的名字已经写在了世界科学史的丰碑上,难以磨灭。 杨振宁先生不仅在科学研究上成果丰硕,在为祖国培育科研人才方面也是居功至伟。 1971年,在中美尚未建交之际,他成为第一个回到中国访问的美籍华人顶尖科学家。在他的影响下,不少华裔科学家纷纷回国,为我国科技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1986年,杨振宁先生在南开大学数学所里创建了理论物理研究室,建立了理论物理研究室以后,杨振宁先生几乎每年都来这个研究室,提出一些物理和数学结合的重要研究方向。在杨振宁先生的直接指导下,研究室发展起来,培养出一批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杰出人才。 1997年,杨振宁先生在清华大学筹建高等研究中心(后改名高等研究院),参照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模式设立,致力于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研究院成立以来,为我国培养了众多优秀的科学人才。杨振宁先生还用自己的影响力给这个研究院挖来一个又一个优秀科学家和著名教授。 为了给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开拓筹资渠道,杨振宁先生和丁肇中先生在美国特拉华州注册成立了清华北美教育基金会,争取海外有识之士对国内教育事业的支持与帮助,募集了巨额办学资金。杨振宁先生还卖掉了自己在美国纽约的一处大房子,向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捐资一百万美元。当时清华大学给他开出的约一百万元的年薪,杨振宁先生也分文未取,全部捐赠给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用于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推动研究院的发展。 杨振宁先生在为国家培育科研人才上,可谓不遗余力。他在多所大学设立奖学金,激励学生投身科学。他甚至放下诺奖获得者的身段,不计年事已高的现实,亲自去为本科生上课。 南开大学的葛墨林院士说,“杨先生为祖国做了很多事,只是他自己不愿意说。”他自己不愿说,但祖国知道,同胞知道,他的同事和学生知道,他为这片沃土做出了多么巨大的贡献。 杨振宁先生是科学的巨人,是育人的园丁,也是报效祖国的赤子。正如他的夫人翁帆发文所说:“杨先生离开的时候一定很欣慰。他的一生,为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强盛,人类的进步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0 阅读:36

猜你喜欢

科海群星谱

科海群星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