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老鼠变少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一点,有人觉得是养猫的人多了。可其实

语蓉聊武器 2025-10-20 15:48:42

为什么农村老鼠变少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一点,有人觉得是养猫的人多了。可其实主要原因并不是猫类的泛滥,而是因为这点。 现在去农村走一圈,农户们常念叨一个事儿:老鼠比前些年少太多了。 以前做饭时,灶台下偶尔会窜出只老鼠,晒粮食时,得时不时扫扫粮堆,怕老鼠偷食。 就连衣柜里,也总担心被老鼠咬出洞。 可现在,不少农户家里,半年都见不到一只老鼠,这不是巧合,是农村生活里一桩桩实在的变化凑出来的结果。 先澄清个常见的误会——跟猫多少没关系。 问村里的老人就知道,现在养猫的人家比十年前少了快一半。 剩下养猫的,大多是把猫当家里的“小成员”,早上喂猫粮,晚上抱在怀里看电视,猫连院子都少出,更别说去抓老鼠了。 有户人家的猫,第一次见着窜过的老鼠,居然往后退了两步,哪还有半点“抓鼠能手”的样子? 倒是老鼠少了,连累了些靠老鼠过活的动物。 镇外的自然保护区更有意思,特意圈了一小块稻田,不打除草剂也不放老鼠药,工作人员说,要是不这样,保护区里的猫头鹰就没东西吃,只能看着它们挨饿。 农村的垃圾变样,是老鼠少的一个大原因。 以前村里没个正经倒垃圾的地儿,大家都把垃圾往村口的沟里倒,剩饭剩菜、烂菜叶堆在一块儿,夏天臭得人不敢靠近,晚上却成了老鼠的“食堂”,手电一照,能看见好几只老鼠在垃圾堆里钻。 现在不一样了,每个巷子口都放着绿的、蓝的垃圾桶,厨余垃圾得装在专用袋子里才让扔,每天早上八点,垃圾车准来拉走。 农户们说,现在倒垃圾都得“按规矩来”,老鼠想从垃圾里找口吃的,门儿都没有。 而且每年春天和秋天,村委会还会发老鼠药,在墙根、路边的小盒子里放好,就怕有漏网的老鼠。 田里的变化,更让老鼠没了活路。 现在种地,刚播完种就喷除草剂,地里的狗尾草、稗子刚冒芽就被打死了,老鼠最爱吃的草籽,连个影都见不着。 夏天打虫药更勤,地里的蚂蚱、蝼蛄被打得没剩几只,老鼠想找口“荤菜”也难。 最关键的是收割,以前用镰刀割稻子,掉在田里的稻穗能捡出小半袋,老鼠在田里能吃个饱。 现在用联合收割机,割下来直接脱粒装袋,田里干净得很,别说稻穗了,连粒谷子都难找到,老鼠在田里转半天,只能空着肚子走。 家里存粮食的法子变了,也断了老鼠的念想。 以前农户收了粮食,得在院子里晒上三四天,晚上用塑料布盖着,还得压上石头,就怕老鼠偷。 晒干后装在麻袋里,堆在堂屋的阁楼上,每年都得有两三袋被老鼠咬坏,里面的粮食筛出来,还得挑半天老鼠屎。 现在收粮食,收割机直接把粮食拉到粮站卖了,家里只留够吃三四个月的米和面。 米装在带盖的铁桶里,面是从超市买的真空包装,拆开后倒进瓷缸,盖子一拧,老鼠就算闻到味儿,也没辙。 住房的变化最实在,让老鼠没了藏身的地儿。 以前村里多是土坯房,墙是用黄泥和麦秆糊的,时间长了就裂口子,老鼠能在墙里打洞,从这家钻到那家。 晚上躺在床上,能听见老鼠在墙里跑的“沙沙”声,有时候还能听见老鼠咬东西的声音。 现在盖的新房,地基得挖两米深,用混凝土打牢,墙面贴瓷砖,地面抹水泥,连院子里的鸡窝、猪圈都用砖砌。 村里的老王说,他家新房住了六年,别说老鼠了,连老鼠屎都没见过,“这房子结实得很,老鼠想打洞,跟啃石头一样”。 这些变化加在一起,老鼠在农村没地方住、没东西吃,自然就少了。 对农户们来说,这是好事:粮食不用再担心被偷,衣柜里的衣服也不用怕被老鼠咬,以前偶尔出现的出血热,这几年也没听说谁得了。 但也有农户觉得,老鼠也不能太少,“要是老鼠全没了,蛇、猫头鹰这些动物也活不了,农村里少了这些,总觉得少了点啥”。 说到底,农村老鼠少了,不是哪一件事造成的,是垃圾处理好了、田里管理严了、粮食存得严实了、房子盖得结实了,这些变化一点点凑起来,才让老鼠没了活路。 这是农村日子越过越好的证明,只是过好日子的时候,也得想着给那些小动物留条路,这样的农村,才更有生气。 那么到最后,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主要信源:(河南日报农村版——农村老鼠少了的喜与忧;生活日报——老鼠为何不见了)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0
语蓉聊武器

语蓉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