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俄罗斯与乌克兰同时宣布! 2025年10月18日,俄罗斯国防部通报:过去一周,俄军在顿巴斯地区与乌军展开激烈战斗,控制了8个定居点,防空部队击落1304架乌方无人机,并对乌军军工企业、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等目标实施打击。 同日,乌克兰武装部队通报:7条战线共发生80次战斗,乌军对克里米亚地区的俄军军事目标及燃料能源基础设施进行了精准打击。两国均宣称在对抗中“取得巨大胜利”,但各自的“胜利”表述存疑。 俄罗斯国防部提及的8个定居点,绝大部分已在反复激战中化为废墟,实际战略控制价值有限,“控制”说法缺乏实质意义。 乌克兰军方所称对克里米亚的“打击”虽非大规模攻势,但并非无效的零星袭击,乌军通过无人机群与巡航导弹组合出击,已能突破俄军部分防空部署,对克里米亚及俄腹地关键设施造成实质破坏。 不过需明确的是,乌军整体仍未掌握战场主动权,正面战场鲜少发起大规模主动攻势,更多依靠精准打击与敌后行动牵制俄军。 英国防务分析师及相关报告显示,俄军9月伤亡显著:平均每日死伤约950人,整月损失兵力近2.9万人,且多为士官、老兵等骨干力量;装备方面,俄军当月损失的装甲车辆相当于两个机械化营的建制,远程导弹库存也因持续消耗出现明显下降。 能源领域,乌克兰对俄炼油厂的系统性打击成效显著,截至9月底,俄约32%的炼油产能因袭击瘫痪,原油处理量降至490万桶/日,引发国内燃料短缺,直接影响前线补给与国家财政收入。 联合国人权监测团最新通报显示,2025年9月有214名平民在乌克兰丧生,伤亡数字呈逐月上升趋势,战争正进入更危险的阶段。 当前,俄乌双方均陷入消耗战僵局,因信息不对称,双方既不清楚对方的真实损失,也难以精准评估自身消耗,导致谁都不敢轻易开启谈判休战。 值得注意的是,10月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拜登曾通话,美国国务院披露双方讨论了包括乌克兰问题在内的一系列议题,但未透露具体共识。 战场局势已逐渐成为大国博弈的筹码,停火前景仍不明朗。而在硝烟之中,普通民众的安危与生计更显重要——持续的炮火袭击已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能源与基础设施损毁也让民生保障陷入困境,人道主义危机亟待缓解。 俄乌都喊“赢了”,其实都在硬耗。俄军损兵又缺油,乌军难主动进攻,平民却在遭罪,美俄通话也没带来停火希望,这仗拖下去谁都没好处。
荷兰,终于后悔了!10月29日任期一到,那个撒谎的荷兰部长卡雷斯曼,态度彻底
【14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