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郎新娘把一辈子一次的婚礼交给了丈夫的老同学操办,对方拍着胸脯说16万给弄出20万以上的效果,还美其名曰“友情价”。结果婚礼当天一到现场,俩人直接两眼发黑——布置简陋得像临时搭的棚子,设施全是粗糙的便宜货,懂行的人一看就说顶多值三四万。后来吵起来同学才说漏嘴,这活儿早外包出去了,实际成本才5万6,中间赚了近10万的差价,现在双方闹到要走法律程序的地步。 为啥大家愿意找熟人办事?不就是图个放心、图个实在,觉得“都是朋友/同学,总不能坑我”。可偏偏有人就盯着这份“人情”下嘴,一边说着“给你最优惠”,一边在背后把差价赚得盆满钵满。这哪是帮忙,分明是把同学情谊当成了赚钱的跳板。 就像有网友说的,找熟人办砸了事,要么碍于面子只能认栽,要么撕破脸连朋友都没得做。这对新人还算硬气,直接要走法律程序,但想想都知道多闹心——本该是最幸福的一天,却被搞得满肚子委屈,还得跟曾经的同学对簿公堂。 婚礼这种大事,本来就该提前明确分工、讲清权责,哪怕是熟人,也得把要求、预算、效果白纸黑字写清楚,这不是生分,是对双方都负责。之前就有新娘吐槽,妈妈找的“靠谱熟人”办婚礼,承诺的鲜花变纸花,签到台直接失踪,最后还没法追究,只能吃哑巴亏。 说白了,真打算好好办事的人,也不会借着“熟人”的由头偷工减料。反过来想,要是一开始就找正规婚庆,哪怕有问题也能按合同维权,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又气又被动。所谓的“人情便利”,很多时候都是藏着坑的陷阱。 现在这对新人还在为维权折腾,可被破坏的婚礼再也回不来了。你说这种借着同学情谊赚黑心钱的人,真的能心安吗?而咱们普通人遇上这种“熟人办事”的诱惑,到底该怎么拿捏分寸才不会掉坑里? 来源:1818黄金眼
我一同学是她父母领养的,她26岁的时候,养母因病去世,她只剩下养父一个亲人。她从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