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创新蝶变令人刮目相看#【#从农业大省到科创高地看安徽跨越#】“安徽的科技创

大皖新闻 2025-10-20 10:34:38

#安徽创新蝶变令人刮目相看#【#从农业大省到科创高地看安徽跨越#】“安徽的科技创新,可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每一次来都看到新的飞跃、新的发展,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你们这里各种要素条件集成优化的必然趋势。”去年的金秋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称赞。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古之佳话,源于阜阳名将吕蒙勤学不辍的进取精神;今之新篇,见于安徽上下快马加鞭往前赶的勃勃生机。

安徽何以令人“刮目”?答案,就写在它的蝶变轨迹里。

曾经,“农业大省”“务工大省”是挥之不去的标签,“中部六省的小透明”“长三角的编外人员”道出了发展的窘迫。

如今,安徽已非昔日“吴下阿蒙”,不仅跨入全国经济大省行列,更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虎虎生风向前冲。全省GDP突破5万亿元,区域创新能力、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进出口总额等关键指标稳居全国前十、中部第一。

生动的实践,源于思想的伟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赴安徽考察调研,为安徽发展把脉定向。一场全方位的深刻变革由此开启,其成效在三个维度上清晰显现:

“创新血脉”融入“发展命脉”。省委以47个“创新之问”开路,推动全省解放思想、打开脑洞,主动领题、专注破题、全力解题,奋力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在前沿突破上,“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领跑全球,“东方超环”创造“亿度千秒”新的世界纪录,“天都”双星实现绕月编队飞行;在产业实践上,完成从“铜墙铁壁”传统产业到“芯屏汽合”产业集群,再到布局量子科技、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的梯次跃升。随着一批批能在国际前沿“掰手腕”的成果竞相涌现,“安徽智造”在世界级创新版图上标注出崭新坐标。创新,已深深嵌入千行百业生产、千家万户生活里,全省干群眼界和胸襟不断开阔,生动践行着“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的壮志雄心。

思维变革增进民生福祉。跳出此山放眼观,自觉用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过去“就经济抓经济”的线性思维,如同老农盯着一亩三分地,眼里只有GDP;如今则像经营生态农场,经济是庄稼,民生是土壤,环境是气候,文化是水源。在这一理念指引下,长江岸线治理实现生态保护与城市功能提升相得益彰,蓄洪区建设推动防洪安全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营商环境优化让各类要素近悦远来,民生改善让发展成果润泽千家万户。从“单兵突进”到“系统集成”,从“单腿蹦”到“齐步走”,看似步子慢了,实则走得更稳当,老百姓的获得感也更实在、更可持续。

“人一我十”成为鲜明底色。这场变革,最终在人的精神面貌上开花结果。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点燃了江淮儿女的奋斗激情,凝聚起“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共识。面对“时间不等人,机遇不等人,发展不等人”的紧迫形势,激发“我”的担当、强化“比”的自觉、焕发“拼”的劲头,主动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快者赛跑,全力拼作风、拼能力、拼质效。现在,安徽干群呈现出全新风貌:站位更高,自觉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思想更活,勇于在改革深水区破冰试水;干劲更足,“拼抢干”取代“等靠要”;合力更强,“使劲往前赶”成为共同追求。

所有的“逆袭”,都始于“想变”;所有的“跨越”,都成于“敢干”。如果说吕蒙的“别三日”,是个人笃学精进的缩影,那么安徽的“别三日”,则是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的壮阔实践。

这条路,注定是上坡路,上坡的路,往往风景最好;这份期许,既是压力,更是动力,江淮儿女必将以更多“硬核”成果,续写新时代“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崭新篇章!(安徽时评)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

真相·真情·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