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查到底!”10月17日,四川成都一男子价值700多万的车,遭到工作人员暴力审车,男子听到“嘣”的一声,然后看到发动机舱开始冒烟,防冻液不断泄漏,他上车通电后,发现水箱温度已经超过130°C!网友:很多车主都遇到过。 价值700万的兰博基尼,在成都某年检站做尾气检测时突然排气管喷火,随后发动机舱冒起白烟,防冻液洒了一地,车主张先生当场傻眼,事后检查发现水温爆表到130℃,预估维修费超10万元。 张先生说,车子开进检测站前一切正常,仪表盘没任何故障灯,尾气检测时他听到车辆发出异常轰鸣,排气管都喷火了,检测设备也报警了,但工作人员并未停止操作,他已经报警,并保留了监控视频作为证据。 检测公司回应称操作符合规范,建议通过鉴定划分责任,但张先生认为,车子在他手里好好的,怎么一进检测站就出事了?这个争议其实暴露了年检环节的一个普遍问题。 按照国家标准,尾气检测需要把发动机加速到额定转速的70%左右,对很多车来说可能达到5000—6000转,但标准只规定了转速目标,对于如何加速、踩油门的力度等操作细节,并没有特别明确的要求。 更要命的是,车辆在检测台上是原地高转速运转,不像正常行驶有迎面风帮助散热。如果检测站没配备足够的散热设备,发动机很容易过热,这就像你让一辆车挂空挡猛轰油门,却不让它往前跑散热,能不出问题吗? 车子在检测中受损后,车主维权往往很困难,关键在于举证,你得拿出证据证明车辆损坏是检测操作直接导致的。但很多故障很难在事后完全分清到底是操作粗暴还是车本身有隐患。 2023年南京有位车主的奔驰在年检后发动机报废,最终因举证困难只能自掏20多万修车。 有人质疑年检的必要性,认为流于形式,还滋生“包过”产业链。但客观讲,定期车检是国际通行做法。 日本新车前三年免检,之后每两年检一次;德国也类似,只是他们的检测多由专业汽车服务公司提供,竞争机制下服务质量相对更有保障。 国内检测站虽然市场化了,但各家水平确实差异明显,有的检测站设备先进,工作人员经验丰富,会根据车型调整操作;有的则是流水线作业,什么车都一个套路,遇到超跑这种特殊车型就容易出岔子。 车主能做的是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年检前最好做个常规保养,确保车况良好,如果检测站允许,尽量在旁边盯着,现在很多地方要求全程录像,出了问题至少有据可查。 万一真遇到像张先生这种情况,第一时间拍照录像保留证据最关键。 “好家伙,兰博基尼都敢这么造?排气管喷火还不停手,这检测员是跟车有仇吧?我上次开五菱宏光去年检,出来方向盘都抖了,检测站真是百万豪车和五万面包一视同仁啊!” “广州劳斯莱斯、福建路虎、现在又到成都兰博基尼…检测站快成豪车坟场了!十年前的车就不是车了?我家十二年的桑塔纳去年检都没爆缸,明明是操作问题非要甩锅车龄 。” “尾气检测要踩到5000转是国标规定的没错,但国标可没让冷车猛踩地板油啊!发动机还凉着就拉高转,机油都没润滑到位,这不跟人没热身就百米冲刺一样作死吗?” “检测站当然咬死不认,幻影爆缸维修费够开家新检测站了!建议车主直接找兰博基尼官方出鉴定报告,让厂家打脸暴力操作,看检测站还怎么甩锅 。” “去年检必须全程录像!我都是手机架在窗口拍,万一出问题,视频往市场监管局一送,比吵吵有用多了,另外强烈要求给检测员装执法记录仪直播! ” “所以年检到底检啥?检车耐不耐踹吗?我新车去年检完亮了三故障灯,检测站小哥淡定说“正常,消个码就行”——合着你们检测项目包括帮4S店创收?” “其实这事儿两头说,要是车本身有暗病,高转速确实会暴露问题。但检测站敢不敢把操作录像公开?转速曲线、水温数据亮出来,谁的责任一目了然。” “取消年检不现实,但能不能学学国外?比如保养记录好的车免检,或者让车企4S店参与检测,总比外行猛踩油门强啊!”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是会认栽修车,还是硬刚到底?来说说你见过的年检“骚操作”! 信源:大河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