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宣布了!
10月16日,泰国商务部商业发展厅厅长普蓬·奈纳帕功15日公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泰国商业注册及外资投资统计数据。
数据显示,泰国企业注册数量稳步上升,外资投资额同比大幅增长。
企业注册数量稳步增长,说明泰国本土的创业氛围越来越浓;而外资投资额大幅提升,则意味着国际资本正在用真金白银为泰国的未来投票,这种双增长可不是偶然发生的。
说到外资涌入,有个细节很有意思:这些钱并没有全都流向传统的旅游相关产业,反而更多投向了电子制造、新能源、生物科技这些新兴领域,为什么呢?
泰国政府推行的“泰国4.0”战略开始见效了,这个战略简单说就是要让泰国从传统农业和旅游业转向高附加值产业。
政府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税收优惠,还大幅简化了企业注册和运营的流程。
在全球供应链重新布局的背景下,泰国的地理位置优势更加凸显,它位于东盟中心,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政治环境也比较稳定,自然成为跨国公司在东南亚布局的理想选择。
当然,泰国的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一方面,它要在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确保传统的旅游业、农业不受冷落。
另一方面,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还要培育本土的创新能力,避免过度依赖外部资本。
但机遇也同样明显,泰国在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上的提前布局正在收获回报。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深化,泰国有望成为东南亚更重要的经济枢纽。
泰国这波经济增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样本,在当今全球经济格局下,中等规模经济体该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觉得泰国做得最聪明的一点是,它知道如何把现有优势和未来趋势结合起来,它没有放弃旅游业这个老本行,而是以旅游业积累的国际知名度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跳板,吸引高科技产业落地,这种“用现有资源撬动未来产业”的思路,很值得借鉴。
另外,泰国吸引外资的策略也很有远见,它不只是追求投资金额的大小,更注重外资能否与本土产业形成良性互动。
比如要求外资企业雇佣本地员工、与本地供应商合作,这样外资带来的不仅是资金,还有技术转移和就业机会。
从更广的视角看,泰国的例子告诉我们,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今天,区域合作变得格外重要,泰国很聪明地利用了自己在东盟的中心位置,把自己打造成了区域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
这种“不做大鱼,但要做关键节点”的定位策略,对其他发展中经济体很有启发意义。
当然,泰国面前还有很多挑战,比如如何提升本土创新能力,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但它的实践至少证明了一点:在全球经济这盘大棋上,找准自己的位置比盲目跟风更重要,这种发展智慧,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