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决裂
杨振宁和李政道决裂的主要原因是论文署名顺序和诺贝尔奖领奖顺序的争议:
1、论文署名争议两人合作发表多篇重要论文,按国际惯例,署名顺序通常按姓氏字母排序。但在1951年合作的两篇论文中,杨振宁以自己年长为由,要求将自己名字排在首位,李政道虽勉强同意,但认为此举有违学术惯例,埋下了矛盾的种子。
2、诺贝尔奖领奖顺序争议1957年两人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按惯例李政道名字在前,但杨振宁提出按年龄顺序领奖,经其夫人劝说,李政道勉强同意。这一事件虽未直接导致决裂,但让李政道心生不满。翁帆发文纪念杨振宁
3、《纽约客》文章引发的冲突1962年,《纽约客》杂志发表文章《宇称问题侧记》,描述两人合作发现宇称不守恒的过程。杨振宁认为文章未明确区分两人的贡献,且将李政道的名字置于首位,认为有失公平。他要求修改署名顺序或添加注释,李政道则认为此举过于计较,最终双方决定暂停合作,关系彻底决裂。
用户48xxx26
李政道[点赞]
吉祥汪汪
向杨老致敬!愿一路走好🙏🙏🙏
用户10xxx22
中国人也有世界级的科学大咖,致敬![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专利权
杨开始是搭船客,李的数学论证不如杨,请教杨,反被船客占主。
如烟
论文署名不是按贡献大小排名吗?怎么成了姓氏顺序?
环衬
什么乱七八糟的,论文哪有按首字母顺序的,如果这样,那以后想靠前,直接叫aaaa吧,是否还分大小写?
奶妈
这种两人间的矛盾,外人难明白啊
用户98xxx63
论文署名肯定是按贡献大小排名啊!哪来的按姓氏排名?
南瓜园的守护者 回复 10-20 09:37
不是级别高低吗
卫可孤
我发现了特定环境动量不守恒是不是也能拿个奖
用户10xxx80 回复 10-20 10:55
你要是能进行明确的分析和实验论证还真不好说
北方的河
这段公案很复杂,总体感觉李有点争功,但对外表现又显得大气些。
蔚蓝天空月光如水
明显杨更牛逼一些。
情熵 回复 10-20 09:16
是的,但宇称不守恒这个概念是李政道先提出的,只是杨在论证方面,实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