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魏晨说:“在拍摄《沉默的荣耀》期间,我们没事时,于和伟老师就会说,去,搬个凳子,过来坐这,我们聊一会天,聊天时,我就讲我了解的这段历史,然后于和伟老师就讲他为这部剧做的功课,也给我讲一些表演的理念。 据央视新闻10月15日报道,最近热播的谍战剧《沉默的荣耀》讲的是解放战争末期,我方情报人员在台湾的潜伏故事。 于和伟扮演的吴石将军,是当时身居国民党高位的我方情报人员,而魏晨扮演的,正是吴石将军的副官,也是“东海情报小组”的关键成员聂曦。 一开始,剧组找到魏晨的时候,只是邀请他参演,并没有定下具体角色,当时的魏晨,各种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说实话,接不接这部戏,他心里也在打鼓。 可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剧组给他发来了一张黑白照片,就是这张照片,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 照片上,是一个穿着白衬衫的年轻男子,身形挺拔,英气逼人,他即将走向刑场,但眼神里没有一丝一毫的害怕,反而透着一种让人心头发颤的坚定和坦然。 这个年轻人,就是历史上的聂曦烈士,牺牲时年仅33岁,那个眼神,就像一道光,瞬间击中了魏晨的内心。 他后来回忆说,看到照片的那一刻,他感觉自己和这个角色之间产生了一种无法言说的连接,他不再有任何犹豫,立刻开始疯狂查找关于聂曦和“东海情报小组”的所有历史资料,他越了解,就越被这些隐蔽战线上的英雄所震撼。 于是,他主动联系导演杨亚洲,非常恳切地表达了自己想要饰演聂曦的强烈愿望。 很多人对魏晨的印象,还停留在选秀节目里那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这次出演谍战剧,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为了演好聂曦,他真是下了狠功夫,他不再是那个舞台上光芒四射的偶像,而是把自己完全沉浸在了角色里,为了还原那个年代情报人员的真实状态,魏晨对每一个细节都抠得特别细。 他反复琢磨聂曦的走路姿势、说话语气,甚至一个眼神的流转,剧中,聂曦是个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喜怒不形于色的人。 魏晨就通过很多微小的表情和眼神,来传递人物内心那种压抑又坚定的信念感。 有网友评论说:“看魏晨演的聂曦,你感觉他整个人都是收着的,但那双眼睛里全是戏,那种紧张和压抑感,隔着屏幕都让人喘不过气。” 更绝的是,为了演好特工的专业性,他专门去练习了摩斯密码,拍摄时,他敲击密码的手指动作快到几乎看不清,连导演都夸他,说他这手速比专业的还标准。 这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可想而知,这已经不只是为了演戏,更像是一种对先烈的致敬。 剧中有一场戏,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也是魏晨自己感触最深的一场戏,当时,于和伟扮演的吴石将军被抓走,生死未卜。 聂曦心急如焚,冲到一扇紧闭的门前,声嘶力竭地汇报情况,请求支援,魏晨说,那是他在整部剧里唯一一次那么大声地说话。 平时,聂曦说话总是小心翼翼,生怕隔墙有耳,但那一刻,他是真的急了,急得可以豁出自己的性命去保全他的老师,保全整个情报小组。 那一嗓子,喊出的是绝望中的最后一丝希望,喊出的是一个年轻情报员对信仰的全部忠诚。 正是这种真诚的演绎,让聂曦这个角色活了过来,他不是一个脸谱化的英雄,他也有挣扎和痛苦。 看到同志牺牲,他会内疚,任务失败,他会自责,但当危险来临,当需要他牺牲的时候,他又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有观众说得特别好:“以前总觉得英雄离我们很远,但看了聂曦,才发现英雄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只是他们在关键时刻做出了不普通的选择。”这种真实感,恰恰是这部剧最打动人的地方。 《沉默的荣耀》播出后,聂曦这个原本快被历史遗忘的名字,重新走进了大家的视野,很多人,包括一些台湾同胞,都在讨论这段历史,讨论这些为了民族统一而默默牺牲的无名英雄。 剧中,吴石将军对聂曦说:“你不只是我的副官,你也是我的孩子。” 这种超越工作关系,如同父子般的深厚情谊,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历史记载,聂曦烈士在临刑前,推开了宪兵递过来的遮眼布,目光始终望向北方,望向海峡对岸的家乡。 魏晨正是抓住了这种“直面死亡”的大无畏精神,用无声的表演,传递出了最震撼人心的力量,70多年过去了,这些英雄的故事依然能触动今天的我们。 他们当初的选择,不是为了让后人记住他们的名字,而是源于心中那份不可动摇的信仰,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像吴石、朱枫、聂曦这样的英雄在黑暗中前行,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 主要信息来源:央视新闻--2025.10.15
《沉默的荣耀》居然是上戏校友局!刷到吴越分享的鼓浪屿拍戏花絮,直接惊了!
【3评论】【9点赞】